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走私罪 > 走私废物罪 > 走私废物罪概念

走私废物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关于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管理的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1-27 16:19:55

工伤走保险赔偿多少

最近回复:

工伤赔偿数额的确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1. 工伤认定结果至关重要。需明确伤害程度,像是否达到伤残标准等,这是赔偿计算的基础。2. 一般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有明确规定。工伤保险会对实际发生且符合相关诊疗、药品及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予以报销。3. 伤残等级影响赔偿数额。不同伤残等级赔偿差异大,如一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是25个月,还有伤残津贴等赔偿。4.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待遇由单位按月发放。5. 最终赔偿数额要综合工资水平、伤残等级以及当地工伤保险政策等实际情况详细核算。

2025-01-27 14:39:46

你好,我是做美发的,私人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弄

最近回复:

您好,方便电话沟通吗?

2025-01-27 01:34:24

死者的遗产包括哪些物品

最近回复:

死者的遗产包含生前合法拥有的多种财产,像房屋、车辆、存款、股票、债券这类有形和无形财产都是。房屋依据产权登记确定,车辆看行驶证登记情况,存款与金融资产通过相关账户信息和凭证判定。死者生前若有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死后一定期限内的收益也能作为遗产。不过,有些物品不属于遗产,例如他人寄存于死者处的物品,死者只有保管权没有所有权,得归还给所有者。而且,夫妻共同财产中只有属于死者的那部分才是遗产,另一半属于在世配偶。所以判定死者遗产时,要综合多种情况,一是确认各类财产的登记与凭证情况,二是区分是否为知识产权收益,三是辨别是否为寄存物品,四是分清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死者的份额。

2025-01-26 15:22:47

你好,我是蛋糕店的兼职员工,从2024年9月开始至2525年1月陆续用店内手机给自己陆续转账7000元后被蛋糕店老板发现,我主动还款,但老板不接受,非要走法律程序,该怎么判刑?

最近回复:

具体的量刑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前科、是否属于累犯、盗窃的手段、是否有拒绝返还被盗物品等行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需要律师帮忙解答可以联系我

2025-01-26 06:06:56

工伤走商业保险有什么问题吗

最近回复:

关于工伤走商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 赔付标准和范围有别。商业保险按合同条款赔付,与工伤保险法定标准和范围不同。比如,商业险可能有免赔额、赔付比例限制等,工伤保险则更着重全面保护劳动者权益。2. 认定要求不同。工伤保险有清晰的认定程序和标准,而商业保险在事故原因、责任认定等方面往往要求更严苛。3. 企业风险方面。企业若不参加工伤保险只靠商业保险,可能会被劳动监察部门处罚。综上,应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如有补充需要,再考虑商业保险作补充,不能让商业保险替代工伤保险。

2025-01-25 15:24:11

分手了,女朋友把戒指还给我,然后我拿走了,她报警说我盗窃

最近回复:

现在是哪个管辖派出所咋办?

2025-01-25 14:57:41

您好我想问如果有人偷走多个人的内衣内裤等贴身衣物构成犯罪吗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是关于什么纠纷,有没有协议协商,也可以诉讼

2025-01-25 14:40:22

你好 我们村老人家给一个30来岁的女孩借了一两百万 然后人走了 找不到

最近回复:

你好,根据你描述报警没

2025-01-25 07:47:42

辞职还没到期还可以不走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从劳动者辞职权利角度看,法律赋予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即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试用期提前三日),这是保障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法定权利。(2)关于协商留任,在辞职申请提交且未到期时,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同意劳动者撤回申请继续留任,这种变更符合法律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双方应按新的约定履行。(3)若用人单位不同意留任而劳动者坚持,易引发劳动纠纷。因为符合法定通知期限后,劳动者辞职意思表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提醒:在辞职申请提交未到期想留任时,务必先与用人单位积极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且面临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25 05:54:50

私自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在民事领域,合法取得的私自录音能作为证据。具体要求是以合法手段取得,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例如正常交谈时,一方未遭对方明确反对而录音,用于证明事实时通常有效。(2)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录音,像在他人住所装窃听器获取的,因侵犯隐私权等权益,一般不能作为有效证据。(3)在刑事领域,若私自录音涉及非法监听等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行为,录音不能作合法证据,行为人还可能受刑事处罚。私自录音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取得方式是否合法。提醒:在进行录音时,务必确保方式合法,避免因非法录音导致证据无效甚至面临法律风险,具体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可咨询我进一步分析。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