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扰乱公共秩序罪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 什么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语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包括用语言、文字、图形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利用演说、张贴、散发、邮寄等形式,煽惑、鼓动群众以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

    本罪所指群众,一般应理解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也就是说煽动的对象至少是二人,否则不构成本罪。实践中掌握被煽动的 "群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机械地以人数多少衡量,应强调从被煽动人的范围和煽动行为指向对象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煽动一两个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被煽动的人构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动者不构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动的人煽动的目的在于诱起他人产生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犯罪意图,则应根据《刑法》第29条以教唆犯论处。

    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 "抗拒",指抵抗拒绝,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违反公民的守法义务,并公然对抗并拒绝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施行。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即行为人实施煽动行为,其目的在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认定

    (一)本罪与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后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二是煽动的内容不同;

    三是对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不同,后二罪一般要求行为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

    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为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应按想像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因而应适用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本罪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主要表现为:

    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和民族闭结;

    二者煽动的内容不同,三是主观力而不同,后罪一般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应按想像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以煽动民族仇恨、武族歧视罪定罪处罚。

    (三)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刑法》第277条   妨害公务罪   第一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执行职务的”和第四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的,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妨害公务罪的两种客观表现。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是通过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履行公务来进行的,因而阻碍其公务执行也可看作阻碍法律、行政法规实施。但本罪所针对的不是具体的公务行为,而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再者,两罪的客观表现不同,后者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或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

    如果行为人在煽动特定的多数人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时,在煽动的具体内容中又有以暴力等方法阻碍公务行为的,应以想像竞合犯依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罪处罚。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量刑标准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标准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

    查看详细>>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2-04 15:53:38

您好,公婆欠了外债,儿媳妇可以拒绝偿还吗

宋凯律师

宋凯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我是宋律师。公婆的外债,儿媳是没有还款义务的。具体可以给我联系处理。

2025-02-03 23:52:47

家暴没证据起诉离婚可以判离吗

律图九龙坡区

律图九龙坡区 最近回复:

要是只有关于家暴的说法,却没有任何证据的话,那在起诉离婚的时候,法院不一定就会同意离婚。法院判断离婚的标准,是夫妻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家暴虽然是能让夫妻感情破裂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要是缺少证据,法院就很难去确定家暴这件事到底存不存在。不过,如果有其他一些相关的证据,像去医院看病的记录,或者是证人说的话之类的,这些能间接地证明有家暴行为发生,并且把其他的因素都综合起来看,要是能判断出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了,那法院就有可能会判决离婚。在这种状况下,我建议你一定要尽量去收集证据。比如说可以拍摄下自己受伤的照片,把去医院看病的病历好好留存起来,还可以去寻找那些亲眼看到家暴过程的证人。这些证据会对你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很大的帮助。

2025-02-03 15:06:13

请问如果丈夫婚内出轨用刀威胁妻子算不算家暴行为?

陶雄利律师

陶雄利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我已查看您的问题,我稍后将向您致电沟通,请注意接听~

2025-02-03 14:10:29

想了解,未告知病史保险拒赔后保费退吗

耿正义律师

耿正义律师 最近回复:

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病情,保险公司有权拒赔且不退还保费

2025-02-02 22:49:30

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有效么

内江法务

内江法务 最近回复:

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先诉抗辩权,就是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的纠纷还没有经过审判或者仲裁,并且针对债务人的财产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但依然不能清偿债务之前,对于债权人是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权利。不过,如果保证人清楚地表明要放弃这个权利,那就说明他自己愿意提前去承担保证责任,这在法律范畴内是被允许的。不过有一点得注意哈,一旦放弃了先诉抗辩权,那么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候,保证人就必须得直接去承担保证责任了。在实际的情况中,放弃先诉抗辩权这种行为应该以书面的形式来做出,这样能更好地确保其是保证人真实的意愿。同时,保证人也得好好考虑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冲动放弃了这个权利,之后却因为自身偿债能力不足等原因而面临特别大的法律风险。

2025-02-02 16:11:06

结婚两年,实际生活三个月彩礼能退还吗

太原杨律师团队律师

太原杨律师团队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 你是代表男方还是?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