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法律规定个人债权转让合法吗?

法律规定个人债权转让合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1 · 14300人看过
导读:个人债权转让是合法的,但是要必须傎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在全部让与时,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在部分让与时,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将参加到原合同关系之中,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
法律规定个人债权转让合法吗?

个人债权转让合法吗?

合法的;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或合同权利的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在全部让与时,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在部分让与时,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将参加到原合同关系之中,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此时,合同权利人一方已由一人变成数人,合同之债成为多数之债。债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

(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三)、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四)、必须有转让通知。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债权转让的类型

根据转让理由的不同,可以将债权转让划分为以下类型:

支付转让型

企业在采购时,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销售货物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是对方债务人不是购货方,而是第三方即原来与购货方有债权债务关系的一方。

债务重组

持有债权债务的各方通过协议或者其他途径协商债权转让的行为。与上一种类型不同的是,发生债权债务的交易活动在重组前已经完成,或者债权转让时并不同时发生交易行为,进一步说,重组后发生的交易仅仅是执行重组的结果,比如以非货币性资产偿还债务等。这样转让的会计处理,可以比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处理。

非货币型

企业进行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中,含有部分应收款项,此时,应当计算应收账款占非货币性资产的比例,以便确认是非货币性交易还是货币性交易。

有负债型

转让应收账款时,转让方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实现与否负有连带责任的转让行为。比如,用应收账款作抵押而进行的融资,表面上应收账款转让给了贷款方,但是,应收款项到期是否能够收回,在融资时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转让方而言,是一项或有负债。

这些类型中,第一种类型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对业务的不同理解和会计处理原则的选用不同,容易产生很多的误解,下面就具体分析这一类型的会计处理。

综合上面所说的,债权是可以进行转让的,但是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且债权转让必须要三方签订协议写,这样债权的转让才是合法的,所以,一定要按照程序走,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损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债务纠纷相关

  • 378次阅读
  • 个人债权一般可以转让,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2)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3)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4)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的协议;(5)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6)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024-10-21 1429次阅读
  • 2024.03.03 1568次阅读
  • 301次阅读
  •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3、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2024-10-13 1047次阅读
  • 2024.08.29 1482次阅读
  • 330次阅读
  • 债权债务转让法律法规是根据《民法典》规定执行,如下: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024-10-17 1393次阅读
  • 2024.02.19 1688次阅读
  • 3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债务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债务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