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劳动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劳动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4 · 11967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劳动纠纷调解主要有三种形式,1、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先行调解。3、法院在诉讼过程中调解。前两种形式均为诉讼外调解,是由特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作为第三方主持调解。
劳动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一、劳动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劳动纠纷调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先行调解;三是法院在诉讼过程中调解。前两种形式均为诉讼外调解,是由特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作为第三方主持调解。

二、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对劳动纠纷的处理,调解属于其中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协商、仲裁以及诉讼等方式来处理劳动纠纷。但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小编提醒各位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情况,不然的话可能无法顺利的解决纠纷,同时还有可能给自身利益造成更多的损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争议相关

  • 474次阅读
  • 劳务纠纷解决方法如下: 1、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 2、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由第三者劝导,达成和解协议。 3、仲裁。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 4、诉讼。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终形式。
    2024-12-10 1327次阅读
  • 2024.07.29 7696次阅读
  • 487次阅读
  • 调解劳动纠纷一般需要十五天。发生劳动纠纷可以采用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采用调解、仲裁和起诉方式解决。调解劳动纠纷一般需要15日,如果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双方当事人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委员会来仲裁。
    2024-09-07 1230次阅读
  • 2024.06.15 6393次阅读
  • 320次阅读
  •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尤其是工伤待遇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首先进行协商,以达成解决方案。2、调解。就是企业调解委员会对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3、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12-10 1272次阅读
  • 2024.09.10 2665次阅读
  • 37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