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假劳动合同的追诉期是多久

假劳动合同的追诉期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2 · 8256人看过
导读:假劳动合同的追诉期一般是一年,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ArticleTitle}

一、假劳动合同的追诉期是多久

假劳动合同的追诉期一般是一年,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为多久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追诉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用人单位和员工之前发生争议一大部分的可能是由劳动合同引起的,可能是劳动合同有变更也有可能是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应。而劳动合同争议是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一般是需要提交对应的证据,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488次阅读
  • 未签署劳动合同的追索期通常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但需注意,若权益受损已超过二十年,则不受法院保护。为确保权益,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并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2024-09-13 1064次阅读
  • 2024.07.07 7367次阅读
  • 362次阅读
  • 我国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害日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时拖欠报酬争议不受此限,劳动关系结束后则要自终止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时效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促其尽早行权,若劳动者未按时申请,其权益可能无法获充分保护。
    2024-09-13 1461次阅读
  • 2024.08.09 5258次阅读
  • 471次阅读
  •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权益纠纷的仲裁期限为1年,起算点是当事人得知或应知权益受损之日。劳动者在一年内可对违约产生的薪酬问题提起仲裁,不严格受限。劳动关系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在一年内提出仲裁请求。
    2024-08-20 1305次阅读
  • 2024.09.26 1825次阅读
  • 33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