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拒收劳动合同解除通知怎么办?

拒收劳动合同解除通知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6 · 4357人看过
导读:如果判断员工可能拒签通知时,可以在书面送达通知时,同时准备录音设备,如果能够在一些有视频监控和同步录音的办公室则更佳。在送达通知的时候,应当采取宣读的形式,以便让录音或录像设备记录下通知的内容,宣读完之后再送达给员工。用人单位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

{ArticleTitle}

拒收劳动合同解除通知怎么办?

用人单位作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应当送达员工才产生法律效力

但实践中,由于员工不认同用人单位的作法,往往对用人单位的解除或终止行为产生抵触情形,包括不配合办理交接手续以及不签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那么,为了避免这个情形出现,用人单位怎样做才能合法有效呢?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对员工类型作出基本的判断,即从解除的原因、事前的沟通、同事的反馈等情形,来判断这个员工对于解除或终止合同是什么样的态度,是否存在抵触情绪。

如果员工对于解除或终止原因能够理解或接受,心态平和,则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让其签收,否则可能需要准备其他送达方式。

其次,如果判断员工可能拒签通知时,可以在书面送达通知时,同时准备录音设备,如果能够在一些有视频监控和同步录音的办公室则更佳。

在送达通知的时候,应当采取宣读的形式,以便让录音或录像设备记录下通知的内容,宣读完之后再送达给员工。

这样如果员工拒收,由于已经当场宣读内容,员工已经知晓了解除或终止决定,其拒绝签收不影响送达的效力。

经办人员可以在通知书上如实记录对方拒收即可,对方对此送达事实如有异议可以提供录音录像资料加以佐证。

实践中,有的单位习惯于找几个同事来作证,证明送达的事实,并且在送达通知上签字,这种做法的效力是存在问题的。

劳动争议中,如果用人单位的在职员工为用人单位作证,且证言是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一般不会作为单独认定事实的依据。

因为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属性,一般来说在职员工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实事求是陈述真实事实,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左右。

第三,用人单位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即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员工确认的通讯地址寄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员工本人或成年家属签收均视为送达。

综上所述,员工拒绝签收劳动合同解除通知,需要用人单位相关部门有足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录影、录音的形式保留相关证据,甚至可以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在保证劳动者的利益同时,更应该保证公司的稳健经营,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382次阅读
  • 律师解答解除合同通知书可以拒收,但是接收方“拒收”的行为不影响合同到期解除的法律后果。只要解除通知符合法定条件,寄件方履行了通知解除义务,且该信件已送到接收方的有效地址,被“拒收”退回不影响已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2024-09-17 826次阅读
  • 2024.07.26 6317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解除合同通知书可以拒收,但是接收方“拒收”的行为不影响合同到期解除的法律后果。只要解除通知符合法定条件,寄件方履行了通知解除义务,且该信件已送到接收方的有效地址,被“拒收”退回不影响已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2024-09-10 1489次阅读
  • 2024.08.19 28061次阅读
  • 454次阅读
  • 如果对方知道是解约通知还拒收,那么这份解约通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30天之内不予回复,合同还是正常解约,如果对方不知道,那么当事人另一方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比如寄挂号信的方式寄出解约通知。
    2024-09-05 988次阅读
  • 2024.07.09 11664次阅读
  • 34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