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二次入职没有试用期,都有哪些类型

二次入职没有试用期,都有哪些类型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3 · 3844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工作的劳动者要进行相应的劳动试用期,合格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但是相应的劳动者第二次返回到公司中,进行再次劳动的。我国的用人单位该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呢。下面小编就二次入职没有试用期,都有哪些类型。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

{ArticleTitle}

在我国工作的劳动者要进行相应的劳动试用期,合格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但是相应的劳动者第二次返回到公司中,进行再次劳动的。我国的用人单位该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呢。下面小编就二次入职没有试用期,都有哪些类型。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

劳动合同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签订一次试用期”,对于这一点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人是原来的人,单位是原来的单位,同一劳动者和同一用人单位不能够约定第二次试用期。即使是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也同样要遵守此一规定。第二种理解是: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是指同一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续期间,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离职后再次应聘的不在此限,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目前社会上主流的观点都认为:第一种理解是正确的,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条文。在对《劳动合同法》有不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法理,应当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去解释,按第一种理解才符合这一原则。从情理上讲,劳动者原来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过,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用人单位是清楚的,如不能胜任,单位可以选择不录用。既然录用,那就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

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公司都希望与二次入职的人再次约定试用期。作为HR该如何处理呢?老替员工着想,HR屁股坐歪了,老板又不满意。不论你说是钻法律的空子也好,变通也好,关于二次入职员工再次约定试用期,作为HR是有办法可想的。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合同期满而离职的员工,当劳动者再次回到企业时,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原来的劳动合同没有任何联系,则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第二种情况是:员工在第一次入职时就没有约定试用期,那么二次入职时就不能算“再次约定试用期”了。约定试用期就变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

第三种情况是:原来的劳动合同并没有期满,而是由于其他原因离职,劳动者再次回到原企业入职,原来的劳动合同期满,双方要续签劳动合同。根据《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如果续签的劳动合同中,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期。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无论是否变岗,都不能在约定试用期。

第四种情况是:如果员工在尚处于试用期时即离职,那么二次入职时要求其履行完之前未完的试用期,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五种情况是:员工已经履行完试用期,二次入职时公司还想和他再次约定试用期。

都有哪些类型。我国的这种劳动情况是根据不同的劳动者实际情况进行决定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可以正常协商这类事件。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和单位的影响和损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 408次阅读
  • 公证主要的类型有:遗嘱公证、借款合同公证、解除收养公证、继承权公证、亲属关系公证、收养公证。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办理公证的遗嘱。此种遗嘱因为是由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收养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与非婚生子女建立养父母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活动。
    2024-06-03 1483次阅读
  • 2024.08.18 2613次阅读
  • 3362次阅读
  • 量刑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限制自由,拘役短期剥夺自由,有期徒刑定期剥夺自由,无期徒刑终身剥夺自由,死刑最严厉。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分别有相应处罚内容。
    2024-11-05 1470次阅读
  • 2024.08.12 2420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现代建筑业涵盖瓦工、混凝土工等多种工种;服务产业需餐饮、客房服务员等人才;制造业则重视电焊工、电工等技能;纺织业以服装缝纫工为主;特色农业涉及制粉、制油等多样工种;橡塑加工业需配料、炼胶等专业技能。各行业工种均需相应技能和知识支撑。
    2024-10-16 1282次阅读
  • 2024.08.21 3301次阅读
  • 4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