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要交税吗?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要交税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2 · 17784人看过
导读:很多单位出于效率就不会和劳动者有任何的合同签订环节,所以就这导致了很多劳动者在被侵犯的时候没有了赔偿依据,尽管有赔偿也会发生纳税义务模糊的现象,而对于员工来说增加的纳税部分就是让自己少拿赔偿金。那么,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要交税吗?

{ArticleTitle}

很多单位出于效率就不会和劳动者有任何的合同签订环节,所以就这导致了很多劳动者在被侵犯的时候没有了赔偿依据,尽管有赔偿也会发生纳税义务模糊的现象,而对于员工来说增加的纳税部分就是让自己少拿赔偿金。那么,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要交税吗?

一、未签劳动合同赔偿金要交税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明确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发[1999]178号文中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具体计税公式如下: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龄-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

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个人取得的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对未实际缴纳的不得扣除。如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于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计算时不可再重复扣除。

“工龄”是指计算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实际工作年限,如果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综上所述,赔偿金的给付并不是说劳动者没有合同就可以不支付了,单位必须给赔偿金相对应的也是劳动者必须把得到的赔偿金通过缴税的形式反馈给国家。如果对赔偿金缴税的问题还有疑惑可以在线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10615次阅读
  • 对于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言,他们所能得到的补偿金额在一定范围内往往是可以享受免费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的。但是,若补偿金额超出了当时所在地的年度职工平均薪资水平三倍以上,那么这部分额外的款项就必须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通常情况下,如果补偿金额并未超过这个上限,我们会将其视为劳动者由于解除劳动合同而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益,因此可以享受到免税待遇。
    2024-10-27 1436次阅读
  • 2024.08.11 2043次阅读
  • 480次阅读
  • 关于未签署劳动合同的赔偿款是否应缴纳税费,一般情况下,在特定金额范围内是无需缴纳个税的。通常而言,劳动者因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若其数额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部分,将被豁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然而,对于超过上述标准的部分,则需依照相关法规进行税费的缴纳。
    2024-10-15 1349次阅读
  • 2024.02.25 2180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通常而言,未签订劳动合同所带来的补偿金在特定范畴内有一定程度的豁免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具体来说,当个人由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中涵盖了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及其他相关补贴费用等)时,该收入如果低于或等于本地过去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数额,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若收入超出这一范畴,则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对超额部分进行精确计算并征收个人所得税。
    2024-10-07 1277次阅读
  • 2024.09.09 13499次阅读
  • 39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