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财产侵权 >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8 · 9695人看过
导读:1、《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2、《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具有人身财产权,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进行保护。当公民的财产权益遭到损害时,受害方有权要求对方进行赔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产索赔。那么具体来说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本文律图的小编就财产赔偿适用法律依据的问题给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财产索赔的侵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无论是在对人身损害进行赔偿,还是对财产损害进行赔偿,都是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的,否则的话在具体赔偿过程中更是容易产生法律纠纷。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法律条款有:

1、《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2、《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3、《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法律问题的有关司法解释也可以作为法律规定直接在判决时予以引用。

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财产索赔的法律适用条文主要涉及民法、侵权责任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条文对各种情况下公民财产受到的损害以及后续的赔偿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大家如果对这一方面还有其它想了解的内容,欢迎咨询律图的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财产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