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员工劳动合同内辞职的后果是什么?

员工劳动合同内辞职的后果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4 · 14174人看过
导读:如果劳动者行使解除权而违反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劳动者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就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该权利是法定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加以限制或剥夺。

{ArticleTitle}

劳动合同一般都规定了合同期限,三年或者五年,在合同到期后,员工不想干的,自然不用续签合同。而有的员工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在合同未到期内向单位提出辞职。这种情况如今是很普遍的。那么,员工劳动合同内辞职的后果是什么?我们通过小编的这篇文章了解下。

一、员工劳动合同内辞职的后果是什么?

劳动合同期未满,员工辞职除和用人单位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未满需要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外,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员工提出离职通常有如下情况:

1、试用期内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转正后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办理离职手续

2、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等;

3、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若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

4、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二、哪些情形下可以提出辞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哪些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有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在劳动市场,员工单方面提出辞职的情况很多,员工劳动合同内辞职,应当提前一个月告知单位,是不用承担任何后果的。如果单位有违规行为,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这里需要注意,单位为培训员工支付费用的,员工在约定服务期未满辞职的,应当向单位赔偿相关费用。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