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过失杀人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过失杀人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4 · 6831人看过
导读:过失杀人罪(规范表达应当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ArticleTitle}

对于过失杀人的行为,其实在我国有可能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当然这还需要作出严格的认定才能确定构成犯罪。而之后,肯定也就是根据《刑法》中的量刑标准追究责任。那如今我国关于过失杀人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详细内容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过失杀人量刑是怎样的

是否判罚嫌疑人,要看其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争取缓刑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 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此时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出于过失,如果是故意的话,则此时构成的就应该是故意杀人罪了,两个不同的罪名,自然《刑法》中规定的量刑标准也不一样。就过失杀人量刑来看,显然是要轻与对故意杀人的量刑处罚。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52次阅读
  • 1、过失致人死亡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024-09-05 1385次阅读
  • 2024.02.25 1936次阅读
  • 438次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4 1494次阅读
  • 2024.06.23 5614次阅读
  • 390次阅读
  • 过失杀人罪量刑标准如下:1、对于过失杀人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主体是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过失杀害他人的行为;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2024-09-20 1009次阅读
  • 2024.07.12 126953次阅读
  • 34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