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望权诉讼指的是什么?

探望权诉讼指的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5 · 5797人看过
导读:因探望权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的材料:1、民事起诉书(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探望权诉讼指的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以及规范人们的义务,我国人民法院是出台了一套套的法律,其中就有探望权诉讼这一项,随着人们手中的权利在不断增加,权力的种类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探望权诉讼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一、探望权诉讼设立的意义

符合立法精神。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该款明确了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和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五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以上规定,明确了变更抚养关系和增加抚育费的案件,可以再次起诉,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以上规定,明确了探望权的中止和恢复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探望权是一种基于身份关系派生的亲权,对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性质和重要性与抚养权、抚育费相同,在诉讼中理应具有相同的地位。

二、探望权诉讼发生改变的情形

探视权的行使不足以实现子女最大利益时,应赋予当事人通过诉权行使的方式适时调整,以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具体理由如下:不构成“一事不再理”情形。民事诉讼法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再次起诉;第二,裁判生效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再行起诉,从法院角度讲,就是不得再受理,避免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也避免当事人纠缠不清,造成讼累。而本案所涉情形为,随着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当事人情况的改变,探视权行使方式的基础于生效裁判文书作出后发生了变化,当事人对探望权行使的时间、方式产生了新的需求,形成超出原有生效裁判之外的新的事实。该项新的事实为既判力基准之后发生,并未被生效裁判所确认,不在诉讼系属中,不应受既判力的约束,其性质属于新的事实、新的理由构建下的新诉。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由此,当事人以新的事实、新的理由再次起诉要求变更探望权的方式及时间的,不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法院对此应予受理。

人们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一条理智的道路,探望权是人们基本的权力,应该合法合理的使用这一项权利,一旦不合法不合理的使用这些权利的时候就会发生探望权诉讼的事故,如果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导致了探望权诉讼的发生,人们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范的话,就会又有其他法律规范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