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遗弃罪而致人死亡如何处罚?

遗弃罪而致人死亡如何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09 · 11271人看过
导读: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rticleTitle}

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大量弃婴的事件,这种行为是受到道德谴责的,另外,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遗弃罪这个罪名。如果父母将婴儿遗弃,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特殊情况下,被遗弃的婴儿会死亡。那么,遗弃罪而致人死亡如何处罚?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有关知识。

一、遗弃罪而致人死亡如何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从法条上来看,不存在结果加重的规定。当然,这要注意区分遗弃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造成重伤、死亡的,不一定是故意伤害、杀人,也有可能是清洁恶劣的情况。应从行为人的主观及客观方面来分析。

二、遗弃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力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体,如打伤、刺伤、烧伤等。

3、主体要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人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绝扶养;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则是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三、如何认定遗弃罪?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综上所述,按照刑法关于遗弃罪的规定,构成本罪的,当事人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遗弃罪而致人死亡,属于加重情节,这个时候,法院可能以过失杀人罪对案件进行审理,这样的话,处罚就比较严重,最高刑期是七年有期徒刑。群众发现弃婴后,应该及时报警,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73次阅读
  • 即便遗弃致人死亡的案件仍然可归为遗弃罪范畴之内,然而,其在法律量刑层面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惩处。遗弃罪是一种刑事罪名,其含义是指那些对于老年、幼儿、体弱多病或无独自生存能力的人们,负有奉养责任却有意拒绝履行,且情节恶劣的行为。倘若遗弃行为直接导致被遗弃者丧生,那么这无疑属于情节极其恶劣的情形。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程度更为严重,理应承担更为沉重的刑事责任。
    2024-10-04 936次阅读
  • 2024.09.19 3704次阅读
  • 341次阅读
  • 如果是因遗弃过失造成人死亡是以遗弃罪处罚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致人死亡的,那么可能行为人就会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6-06 1008次阅读
  • 2024.06.09 7158次阅读
  • 405次阅读
  • 依据刑法,遗弃行为若致受害者生命垂危或丧命,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面临无期徒刑或死刑。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程度。一般遗弃罪可能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遗弃行为恶劣到足以威胁生命,应判为故意杀人罪,如将婴儿遗弃在无人区致其丧命。
    2024-09-06 1215次阅读
  • 2024.02.28 1962次阅读
  • 45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