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造谣诽谤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造谣诽谤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9 · 10311人看过
导读: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2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rticleTitle}

企业是重要的一种法人,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信誉比什么都重要。一些消费者同企业发生纠纷后,没有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而是造谣诽谤企业,使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并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那么造谣诽谤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小编的看法。

一、造谣诽谤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 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根据刑法第22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造谣诽谤法人犯罪的主体是谁?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类主体;

1、商誉主体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的同行,其他生产者和经营者;

2、新闻、报刊、电视台等媒介。

一般而言,多为“他人”的竞争对手,即与“他人”生产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提供同类服务或近似服务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指出的是,行为人如果受经营者收买或唆使,故意在社会公众中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诋毁和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且达到“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程度的,即应认为与经营者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共同犯罪

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综上所述,造谣诽谤法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量刑从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到管制不等。侮辱诽谤法人的主体基本上包括两类,市场的竞争对手和新闻报刊的媒体。只有给企业法人造成直接损失五十五以上的,或者因为诽谤导致企业停产停业,造成恶劣影响的,才会构成犯罪。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342次阅读
  • 若遇他人蓄意滋事、制造不实言论,受害者可向当地公平多样性审判委员会起诉,要求加害方承担法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暴力、不当挑衅、侮辱或编造虚假事实污蔑他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若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或损害国家利益,则不受此限。信息网络上的违法行为,受害人可直接向法院控诉,取证困难时,法院可请公安协助。
    2024-09-18 1429次阅读
  • 2024.02.24 1927次阅读
  • 323次阅读
  • 诽谤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定义为故意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旨在损害他人名誉。构成此罪需满足:虚假信息的创造与传播,且对受害者名誉造成实际损害。司法判断时,会综合考量行为性质、情节严重性及社会危害后果。简言之,诽谤罪涉及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他人社会声誉,其定罪需综合评估多种因素。
    2024-09-18 1467次阅读
  • 2024.08.07 4526次阅读
  • 1次阅读
  • 在法律层面上,诽谤罪系指恶意编造、传播及散布虚伪事实以损毁他人名誉之行为。此种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值得警惕的是,诽谤行为并非仅仅针对个别人士的名誉造成侵害,更可能引发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
    2024-09-18 1413次阅读
  • 2024.08.05 1366次阅读
  • 32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