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是指犯罪人员使用非法集资的手段将受害人的资金私自侵吞的一种犯罪行为。该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受害人数众多,所以国家对该犯罪正大力打击。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是根据该案件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涉及到的诈骗金额多少来决定的,那么,什么认定集资诈骗金额数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如何认定集资诈骗数额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犯罪通常会涉及三种不同的数额。
1、诈骗犯罪行为所指向的数额,
2、受害人由于受骗而实际损失的数额,
3、行为人实际占有的数额。
同时,诈骗罪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因此,行为特征上同时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对集资诈骗罪,当被害人的损失数与行为人的占有数不一致时,应当优先以行为人的占有数为定罪、量刑依据,两种结果之间的差额可以作为量刑时的酌定情节参考;在未遂情况下,如果有损失数,应当以损失数为依据,没有损失数时,可以以行为指向的数额为依据。
二、集资诈骗与一般集资行为的区别
1、考察行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无论是否发生集资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主观上均不存在无偿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在主观上有占有他人集资款或物的故意,其与他人签订集资合同并不是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为一种诈骗的手段,因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行为人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考察行为人履行集资合同的能力和诚意。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当事人,对集资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在客观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分履行能力,且在主观上有履行的诚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根本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也不会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在涉及到的集资诈骗案件中,当事人可能已经返还了一部分的诈骗款或者利息给受害人,法院在对该罪的行为人进行量刑时,会考虑到诈骗金额的大小,而诈骗金额的数字则是诈骗中行为人实际占有的数额,并非集资金额。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