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员工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可以解雇吗?

员工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可以解雇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1 · 10687人看过
导读:企业单位的员工长期不上班,如果要解除劳动关系除非有法定可以解除的情形,否则就只能协商解除合同的。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ArticleTitle}

我们知道,在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员工是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需要履行劳动义务的。但在近期一些新闻上,我们看到一些员工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企业希望解雇员工的事情但败诉的事情。那么,员工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可以解雇吗?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员工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怎么处理?

企业单位的员工长期不上班,如果要解除劳动关系除非有法定可以解除的情形,否则就只能协商解除合同的。

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劳动合同法地三十九条第二款: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经过单位集体讨论决定以后,并征求单位工会的同意,给该职工发出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书送达以后,在将通知书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合同管理科备案即可;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不上班这个现象,我们是要视员工不上班的原因来处理的,一般来说,员工因伤养病不上班,或者没有严重违反企业制度、严重失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话,是不能被解雇的,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 雇佣关系的确立需考察形式和实质两方面:一是是否存在明确的合同或口头约定;二是劳动者提供劳务,雇主支付报酬,且劳动者受雇主直接控制与监督,表现出隶属关系。员工的挑选和任命也是关键因素。只有当形式上的契约和实质上的权利义务分配、直接管理等条件齐备,才能认定为雇佣关系。
    2024-09-13 1333次阅读
  • 2024.06.14 7207次阅读
  • 评估雇佣关系真实性需考察形式(合同或协议)与实质条件(劳务提供、薪酬支付、上下级管理、挑选任命):形式上确认合同或协议存在;实质上关注权利义务模式、直接管理和雇佣选择。两者兼备,则认定为真实雇佣关系。
    2024-09-13 1161次阅读
  • 2024.06.24 5624次阅读
  • 班组人员能否被视为劳动关系,关键看管理、薪酬支付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即使无书面合同,若雇主与劳工皆具备法律主体资格,雇主有适用的劳动规章制度,并且劳工工作对雇主业务至关重要,此时可认定存在实质性的劳务关系。
    2024-09-13 901次阅读
  • 2024.09.12 2383次阅读
  • 雇佣关系的真实性需通过两方面核查:一是形式上,确认雇佣合同或口头约定的存在;二是实质上,确认劳动力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双向责任。受雇者的有效管控和选拔任命也是关键要素。当形式与实质条件相符,可认定雇佣关系成立。
    2024-09-13 1164次阅读
  • 2024.09.09 1654次阅读
  • 2025-01-19 906次阅读
  • 2024.09.06 387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