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未婚先孕抚养权怎么判?

未婚先孕抚养权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0 · 50591人看过
导读: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生活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ArticleTitle}


未婚先孕在当代已属常见,未婚先孕因为没有法律方面的文件和保护,因此一旦两人发生争执面临分手,那么未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就是成了争执的焦点,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就可以到有关部门协商,那么有关部门对于未婚先孕抚养权怎么判呢?对于子女的归属问题,我国有抚养权的判定原则和依据。

一、未婚先孕抚养权怎么判?

《最高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办理即由哪一方抚养,应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具体情况如下: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a、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b、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c、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生活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a、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b、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c、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同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二、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原则

1、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夫妻双方离婚而导致家庭的破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子女。离婚时子女抚养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比如,住房情况、收入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情况都是考虑因素。

2、哺乳期内子女归女方的原则一般而言,在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应随女方生活十周岁以上,听取子女意见原则 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及社会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确定十周岁以上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时婚姻法确立了应当听取子女意见原则。

无论是未婚先孕还是父母离婚,首先最受伤害的就是子女,因此未婚先孕抚养权怎么判,主要看判给谁对子女的影响最小来宣判,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的和两岁一下的一般是判给母亲,而子女超过十周岁,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那么就由子女自己选择跟随哪一方,总之,判断子女抚养权的主要是把对子女的伤害降到最小,尽可能的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 440次阅读
  • 未婚生育子女抚养权,首先由父母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裁定。 对于不满两岁的幼儿,通常倾向于母亲抚养,但存在特殊情况如母亲有严重疾病、不尽抚养义务等,父亲可请求抚养。 对于两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父母都有抚养权,法院会考虑双方抚养能力和条件,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准则判决。 对于八岁以上的孩子,可参考其意愿,但需在父母都具备养育条件且争夺抚养权时考虑。
    2024-10-03 1299次阅读
  • 2024.04.10 1937次阅读
  • 356次阅读
  • 未婚生育抚养权纠纷,先由生父母协商,无果则法院介入,确保子女健康成长。两岁以下子女一般归母亲抚养,特定情形下父亲可获监护权。两至八岁子女,法院先调解,后根据子女利益裁判。八岁以上子女,法院综合父母抚养条件及孩子意愿,公正裁决。
    2024-09-27 855次阅读
  • 2024.08.04 4259次阅读
  • 460次阅读
  • 未婚先孕,孩子抚养权如何分配?原则上,不满两岁的孩子,母亲有优先抚养权,这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满二周岁及以上的孩子,若父母无法协商,则由法院根据双方实际和孩子利益判决。满八岁的孩子,应法院还会考虑孩子身心健康、教育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为孩子未来做出最佳决策。
    2024-09-19 1189次阅读
  • 2024.09.16 32331次阅读
  • 48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