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22 · 81253人看过
导读:1、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2、适用简易程序和和适用普通程序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有哪些?

(一)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

开庭审理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以民事诉讼为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由此可知,离婚案件一般也公开审理,但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其决定权在于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是因为离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审理中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感情上的一些不愿意公之于众的内容。因此,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庭一般都会允许。

(二)适用简易程序和和适用普通程序。

(一)两者的联系:

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关于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化规定的是有条件单方向转化,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了情况变化,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二)两者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由此可知,简易程序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案件一审过程中,且只适用于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的一审民事诉讼案件;并且,需要同时具备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等条件,才能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一般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双方争议都很大,且涉及到医学专业问题,事实不清楚,不适合用简易程序审理,但司法实践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件时,有滥用简易程序的倾向,目前有较多的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普通程序适用于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之外情形的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

2、提起方式要求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则上原告必须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起诉状,只有在原告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口头起诉。

3、审理人员组成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且在合议庭人员确定后,3日内告知当事人。

4、审理过程要求不同:简易程序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对于审理前的准备、法庭调查顺序和法庭辩论顺序等没有普通程序那样严格规定,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如果是双方同时到基层法院请求解决纠纷,甚至可以当即审理。

5、审理期限不同: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审理期限的规定,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不同,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短,且不可以延长,具体规定如下: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开庭方式主要有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审理的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联系程序。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是指涉及个人隐私、国家秘密等法律规定的案件,有些案件经当事人申请也是可以不公开审理的,例如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案件等。审理的简易程序一般适用于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以及争议性较小的案件。但是,需要我们明确的是简易程序在审理过程中是可以向普通程序转变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法院开庭时,一般需要以下人员到场:1、法院方面: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2、原告方面:原告、原告代理人/辩护人、原告代理律师。3、被告方面:被告、被告代理人/辩护人、被告代理律师。4、其他可能相关人员:相关证人、公诉人、旁听人员。
    2024-12-19 997次阅读
  • 2024.07.19 55477次阅读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需要约三十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案情。立案后五个工作日内,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需在收到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法院在收到答辩后五个工作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随后进入开庭审理阶段。
    2024-10-23 1320次阅读
  • 2024.06.06 39414次阅读
  • 民事诉讼开庭前,法院需完成审判前筹备工作,包括向当事人宣贯诉讼权责、确认举证期限、组织证据交换与梳理争议要点、审阅诉讼材料等,以确保庭审顺利进行。证据交换有助于保障诉讼公正,防止“证据突然袭击”。法院还需协助双方整合争议焦点,明确调查证据范围。
    2024-04-16 927次阅读
  • 2024.07.16 26687次阅读
  • 2025-01-19 879次阅读
  • 2024.07.21 101487次阅读
  • 2024-12-13 1330次阅读
  • 2024.08.06 1041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