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刑法规定的刑罚有哪些

刑法规定的刑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5 · 20890人看过
导读: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4、无期徒刑。5、死刑。

{ArticleTitle}

刑罚是对犯罪分子的处分,也是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那法规定的刑罚有哪些?犯罪分子犯了罪就要受到刑罚的处罚,但是也存在免于处罚的情况,那哪些情形可免予刑事处罚?针对这两个问题,律图小编马上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刑法规定的刑罚有哪些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

(一)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

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二)附加刑有以下三种: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

二、哪些情形可免予刑事处罚

免予处罚,又称免予刑事处分,即对被告人作有罪宣告,而免除其刑事处罚。刑法37条规定“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刑法在具体条款中又有11个事由、5个罪名明确规定了可以免予刑事处罚。除此,其它罪名没有明确。是刑法总则中的37条涵盖所有的分则条款,凡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刑罚的,都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还是仅仅限于这11个事由、5个罪名。这样就令执法者在司法实践中产生歧义,难以掌握。

适用时必须考量免予处罚情节形成的机理和条件:

(一)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这是免除处罚的前提条件。

(二)犯罪情节轻微。这是适用免除处罚的本质条件,也是客观条件,这一条件决定了是否适用免除处罚的关键在于犯罪本身的严重程度。只有犯罪性质不严重,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大,同时又具有免予处罚情节的,才能宣告免除处罚。

(三)不需要判处刑罚。这里的罚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出来,宣告犯罪本身就是一种惩罚,适用其他非刑罚方法也是惩罚。只是这种惩罚不是通过具体的刑罚表现出来而已。因此免除处罚只是不进行刑罚的惩罚,而并非不惩罚,因而与有罪必罚的原则并不矛盾。

另外,司法实践也证明,正确适用刑罚分则,应当以刑罚总则所规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作指导。即根据刑法37条的规定,只要犯罪情节轻微就可以免除处罚。

综上,刑法规定的刑罚具体可以分为两类,包括祝主刑和附加刑,而不管是主刑还是附加刑,下面都还包括了详细的刑罚,如死刑、有期徒刑、罚金、没收财产等等。针对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规定适用的刑罚不同。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可附加主刑适用也可独立适用。
    2024-06-09 1105次阅读
  • 2024.02.21 2628次阅读
  • 刑罚是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刑事处罚主要是人身罚和财产罚,但主要是人身罚。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4、无期徒刑。5、死刑。
    2024-10-06 904次阅读
  • 2024.08.23 5551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则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个人财产。这些刑罚种类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4-09-06 1072次阅读
  • 2024.10.18 1952次阅读
  • 针对酒后驾车的法律处罚在我国宪法中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危害车辆驾驶安全罪。当驾驶员体内每百毫升的血液酒精含量高于或者等于八十毫克时便可视为醉酒驾车,对于此类行为将会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通常情况下,这类犯罪者将会被判以短期有期徒刑,并且需要缴纳相应的罚金。醉酒驾车入刑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共交通的安全性,有效地遏制和打击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
    2024-09-29 1216次阅读
  • 2024.09.03 3108次阅读
  • 抢劫罪很严重,抢劫公私财物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银行等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抢劫数额巨大、致他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抢劫、持枪抢劫、抢军用等物资等加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或没收财产。
    2024-09-06 884次阅读
  • 2024.10.08 1732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