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网络盗窃立案标准是什么

网络盗窃立案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2 · 8844人看过
导读: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人室盗窃 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

{ArticleTitle}

近些年来,网络四通八达,网络犯罪也是风起云涌,很多人因为窃贼的一个行为,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在很短时间内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可不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找回自己的损失,这就需要了解网络盗窃立案的标准了,律图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详细请看下文。

一、网络盗窃可不可以立案

网络盗窃同属盗窃,都是以非法盗窃他人个人财产为目的。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网络虚拟物品等无形的财产。

二、网络盗窃立案标准

(一)公安部下发的《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对立案标准的规定:

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人室盗窃 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明显是惯犯作案或团伙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但情 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其余作为治安案件查处,经过工作发现构成刑事案件的,应及时立为刑事案件。

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上的,或虽不足2000元但情节或后果严重的,立为重大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0元以上的,或虽不足20000元但情节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立为特大案件。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下发的《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对一般、重大、特大盗窃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 执行的盗窃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分别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备案。

三、如何认定盗窃罪

(一)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已窃取的公私财物数额。

(二)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是盗窃未遂。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明确以巨额现款、国家珍贵文物或者贵重物品等为盗窃目标的,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三)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惯窃罪或者盗窃数额巨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并应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盗窃的公私财物,既指有形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等无形财物。

盗用他人长途电话账号、码号造成损失,盗窃他人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五)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以上就是网络盗窃立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网络安全,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防止窃贼趁虚而入。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来电咨询律图的专业律师,他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06次阅读
  •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2、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的。3、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他发票数量在25份以上的。
    2024-09-27 917次阅读
  • 2024.03.02 1925次阅读
  • 445次阅读
  • 首先,必须存在盗窃的实际行动,例如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来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其次,所涉及的盗窃金额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在各个地域之间或许会有所区别。除此之外,还需具备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明确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是他人所有之物却仍进行非法获取。
    2024-09-05 1237次阅读
  • 2024.10.09 1697次阅读
  • 372次阅读
  •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2、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3、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4、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5、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9-11 1460次阅读
  • 2024.07.19 12718次阅读
  • 3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