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案例 > 冒领机动车自用构成什么罪?

冒领机动车自用构成什么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4 · 5470人看过
导读:冒领机动车自用,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来说,其财产权被侵犯;对于冒领人来说,其主观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对于被骗人来说,冒领人的行为是欺诈。那么冒领人究竟构成何罪呢?律图为您具体分析。
冒领机动车自用构成什么罪?

冒领机动车自用,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来说,其财产权被侵犯;对于冒领人来说,其主观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对于被骗人来说,冒领人的行为是欺诈。那么冒领人究竟构成何罪呢?律图为您具体分析。

案情:刘某在某超市购物时,听到超市老板饶某告知其妻子余某,他在超市门口捡到一把车钥匙,等待失主来认领。刘某冒充失主前往收银台询问,余某误以为刘某是失主,将车钥匙交给刘某。刘某用车钥匙将停放在超市门口的一辆面包车开走,并用于个人工作、生活出行。两个月后,被车主杨某发现。

分歧意见:对于刘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是:刘某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该面包车的故意,仅将该车用于个人工作、生活出行,没有造成车辆丢失,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10条关于偷开他人机动车入刑的三种情形,应认定为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是:刘某偷开他人车辆,长时间使用,且没有归还的意思表示,造成了车主对该车的“失控”,应构成盗窃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刘某冒充失主骗得车钥匙并将车辆非法占为己有,应认定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构成诈骗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区分偷开机动车“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是否造成法定的后果。《解释》第10条的立法目的是调整、规制不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偷开机动车的行为,对偷开行为出现法定后果的才定罪量刑。而本案中,刘某听到店主夫妇对话后,骗领车钥匙,将车占为己有,其不是《解释》第10条规定的偷开机动车的情形,而且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应根据其具体犯罪手段直接适用刑法的相关规定。

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在于,犯罪手段究竟是具有“秘密性”还是“欺骗性”。车钥匙是获得机动车控制权的关键,非法取得车钥匙的具体手段决定了犯罪行为的性质。刘某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导致店主夫妇陷入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予车钥匙,非法取得了该车的实际控制权,该行为应认定为诈骗。

刘某骗取并占有面包车的行为侵害了杨某对该车的合法所有权,客观上造成了杨某对该车的“失控”。笔者认为,只要机动车脱离了所有权人的实际控制,无论行为人是否办理机动车权属变更登记,都应认定为犯罪既遂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交通事故案例相关

  • 440次阅读
  • 冒领行为可能构成侵占罪。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侵犯他人财产权益,将代为保管或遗忘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拒绝归还,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且行为人明知非法占有的财物为他人所有。
    2024-09-03 917次阅读
  • 2024.06.29 1721次阅读
  • 366次阅读
  • 要看虚报冒领的数额,如果只有几百块的话,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数额较大,则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是国有单位或者国家机关的话,虚报冒领可能构成贪污;2、如果是非国有单位的话,虚报冒领可能构成职务侵占。
    2024-06-11 1056次阅读
  • 2024.06.05 1813次阅读
  • 402次阅读
  • 冒领薪资涉嫌欺诈,将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并需缴纳罚金。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包括直接交付、承诺取得、转移财产利益及免除债务等方式。
    2024-09-06 1261次阅读
  • 2024.02.29 3322次阅读
  • 383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