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什么情况下作婚内财产约定

什么情况下作婚内财产约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6 · 1730人看过
导读:婚内财产约定适用于多种情况,包括双方收入差距大保障弱势方权益;一方有较多婚前财产明确其独立性;夫妻对婚后财产管理等作特别安排;一方有债务风险保护另一方财产;再婚夫妻避免与前婚财产纠葛。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内容不得违法违规、损害他人权益,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但未公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什么情况下作婚内财产约定

一、什么情况下作婚内财产约定

婚内财产约定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双方收入差距较大,为保障经济弱势方权益,可约定财产归属。

2.一方有较多婚前财产,希望明确其独立性,避免与婚后共同财产混淆。

3.夫妻双方希望对婚后各自的财产管理、使用、处分等作出特别安排。

4.涉及一方可能存在债务风险,通过婚内财产约定保护另一方财产。

5.再婚夫妻,为避免与前婚财产产生纠葛,可进行婚内财产约定。

婚内财产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该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但未经公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婚内财产约定在遭遇债务纠纷时有效吗

婚内财产约定在遭遇债务纠纷时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

若第三人(债权人)知晓该婚内财产约定,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那么此约定对债权人有效,债权人只能向负债方主张用其个人财产偿还债务。

若第三人不知晓该约定,即使夫妻有婚内财产约定,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夫妻双方主张权利。夫妻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婚内财产约定可向另一方追偿。

所以,婚内财产约定本身有效,但在债务纠纷中能否对抗债权人,取决于债权人是否知情。

三、婚内财产约定在哪些特殊情况受法律保护

婚内财产约定一般在以下特殊情况受法律保护:

一是约定财产为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依据《民法典》,这类财产属个人财产,双方可约定归属,约定有效。

二是继承或受赠财产。遗嘱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婚内可约定其分配,且该约定受法律保障。

三是涉及知识产权收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的收益,若双方就其归属及分配作出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约定受保护。

需注意,婚内财产约定要采用书面形式,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才能确保其合法有效。

在探讨什么情况下作婚内财产约定时,除了常见情形外,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比如当夫妻一方有较大的债务风险时,为避免另一方财产受牵连,可通过婚内财产约定明确债务承担范围。另外,若夫妻双方职业发展差异较大,一方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收入波动大甚至面临职业转型,为平衡财产分配,也适宜进行婚内财产约定。财产约定不仅能明确财产归属,还能保障双方在特殊情况下的权益。如果你对婚内财产约定的具体条款、效力等问题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