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如何量刑
我国刑法中没有“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这一罪名,与之相关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需结合信息数量、用途、获利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二、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啥
我国刑法中没有“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与之相关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立案标准如下:
1.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上述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7.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三、侵犯个人隐私信息案件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侵犯个人隐私信息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原告需对被告实施侵权行为、自身遭受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比如原告要证明被告有泄露其隐私信息的行为,像提供聊天记录、邮件等能显示被告不当传播隐私的证据;证明自身因隐私被侵犯遭受精神痛苦或经济损失,如因隐私泄露导致工作丢了的相关证明等。
但在特殊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若网络服务提供者不能证明已采取必要措施,需对损害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此时网络服务提供者要证明自身无过错,若无法证明则可能担责。
当探讨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如何量刑时,除了了解量刑本身,还有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除了要承担刑事处罚外,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因隐私被侵犯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此外,如果是单位犯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不仅单位会被判处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依照相应规定受到处罚。你是否遇到过与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相关的困扰呢?若对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罪的量刑细节、民事赔偿范围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