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仲裁撤裁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仲裁法》规定,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如下:
没有仲裁协议。即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将争议提交仲裁的书面约定。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二、合同仲裁撤裁未满足条件会有何后果
若申请撤销合同仲裁裁决未满足《仲裁法》规定的条件,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依据《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可撤裁的情形包括仲裁协议无效、仲裁程序违法等。
一旦撤裁申请被驳回,原仲裁裁决即具有终局效力,双方当事人须按该裁决履行义务。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意味着当事人失去通过法院撤销仲裁裁决来改变结果的机会,只能接受仲裁裁决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安排。若存在履行争议,只能围绕裁决执行事宜处理,不能再以相同理由对仲裁裁决的效力提出质疑。
三、合同仲裁撤裁后重新仲裁有何条件
根据《仲裁法》规定,重新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法院受理撤裁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
一般而言,重新仲裁的前提是仲裁裁决存在特定瑕疵,但该瑕疵并非严重到必须撤销裁决。通常情形为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系伪造,或者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等。这些情形下,法院认为通过重新仲裁能纠正原裁决的问题,就会启动重新仲裁程序。
若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法院应当恢复撤销程序并作出裁定。当事人需留意,重新仲裁为纠纷解决提供了新机会,能避免因程序瑕疵直接撤销裁决带来的成本增加。
当我们探讨合同仲裁撤裁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时,除了已知的相关解答,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撤裁申请被受理后,仲裁程序是否会立即中止,一般在法院裁定撤裁前,仲裁裁决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但程序并非必然立即停止。另外,撤裁成功后,双方当事人后续的纠纷解决途径也是大家关心的点,通常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如果你在合同仲裁撤裁方面还有诸如申请撤裁的时间限制、撤裁后执行问题等方面的疑惑,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