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用他人信息诈骗怎么判的

用他人信息诈骗怎么判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3 · 1472人看过
导读:用他人信息诈骗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均会受法律制裁。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他人信息用于诈骗预备,情节严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越重量刑越重;实施诈骗按金额分档量刑,数额越大刑罚越重。为避免犯罪,个人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与打击,司法机关严格依法综合量刑,维护社会与公民权益。
用他人信息诈骗怎么判的

一、用他人信息诈骗怎么判的

用他人信息诈骗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这两种犯罪均会受到法律制裁。仅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他人信息用于诈骗预备,情节严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刑更重。实施诈骗行为则根据诈骗金额大小分档量刑,数额越大刑罚越重。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个人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犯罪事实、情节等综合量刑,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合法权益。

二、冒用他人信息实施诈骗量刑标准是啥

冒用他人信息实施诈骗,一般按诈骗罪定罪处罚量刑标准如下: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此外,冒用他人信息可能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

三、冒用他人信息实施诈骗量刑有啥标准

冒用他人信息实施诈骗,通常以诈骗罪定罪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一般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五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手段、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情节。若冒用他人信息还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其他犯罪,可能会数罪并罚。

当探讨用他人信息诈骗怎么判的问题时,除了关注判刑标准,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了解。比如,诈骗所得财物的追缴和返还问题。一旦犯罪认定,诈骗所得会被依法追缴,然后返还给受害者。另外,若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赔偿受害者损失,在量刑时可能会作为从轻情节考量。同时,对于因诈骗遭受经济损失的受害者,还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你是否对用他人信息诈骗的案件有所疑问?要是你对于诈骗后的财物处理、量刑从轻情节等相关法律问题还有不解,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