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

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7 · 1822人看过
导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具备法律效力需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协议主体合格,双方要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三是体现双方真实意愿,无欺诈、胁迫等情况;四是形式符合法律要求,书面协议更稳妥,部分口头协议也有效。满足条件后双方应履约,违约方可被起诉担责。
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

一、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

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具备法律效力需符合这些条件:

协议主体要合格,也就是双方得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独自开展民事活动。

协议内容得合法,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

协议得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能有欺诈胁迫等情况。

协议形式要符合法律要求,通常书面协议更靠谱,不过有些时候口头协议也可能有效。

若协议满足这些条件,双方就得严格按约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话,另一方可依据协议向法院起诉,让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双方协商一致协议未公证有法律效应吗

一、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

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协议,即使未公证一般也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协议自成立时生效。

公证并非协议生效的必备要件,它只是通过法定的公证程序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未公证不影响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力,只是经过公证的协议,在作为证据使用时,证明力相对更强。所以,通常情况下,未公证的协商一致协议依然受法律保护。

三、双方协商一致的协议怎样才受法律保护

双方协商一致的协议要受法律保护,需满足以下条件。

主体适格,即协议双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成年人且精神正常者一般具备签约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若一方受威胁签订协议,该协议可能不具法律效力。

内容合法,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比如涉及违法交易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形式合规,若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协议需采用特定形式,应按要求执行,如书面形式、登记等。

符合上述条件的协议,自成立时生效,受法律保护,双方应依约履行各自义务。

当探讨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协议怎样有法律效应时,我们知道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首先内容要合法合规,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且协议的签订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再者,协议的形式也很重要,比如书面协议通常比口头协议更具证明力。如果您对协议的效力认定、签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或者协议生效后如何履行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剖析,帮您消除顾虑,确保协议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