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醉驾 > 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

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7 · 1474人看过
导读:危险驾驶罪里醉驾主观过错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与态度。从行为表现看,明知饮酒开车且未采取防险措施可认定有主观过错;从法律认知程度判断,成年人明知酒后驾车危险和法律禁令仍为之,主观有过错。司法实践会综合考虑行为人一贯表现和案发具体情境等,主观持故意或放任态度即符合要件。
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

一、危险驾驶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

危险驾驶罪里的醉驾主观过错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与态度。

从行为表现看,明知饮酒后开车,驾车时又未采取防险措施,就可认定有主观过错。

从对法律规定的认知程度判断,成年人应知晓酒后驾车的危险和法律禁令,明知还犯,主观上就有过错。

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一贯表现和案发时的具体情境等。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对醉驾持故意或放任态度,就符合醉驾的主观过错要件。

二、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故意认定标准是啥

一、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

危险驾驶罪(醉驾情形)主观故意认定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从认识因素看,行为人需明知自己饮酒,且知晓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现实危险性。即知道饮酒后身体机能、反应能力会受影响,开车易引发交通事故等危害后果。比如,行为人喝酒时就清楚酒驾违法及危险,仍执意驾车。

从意志因素讲,行为人对危险驾驶行为是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希望是积极追求酒驾行为发生;放任指虽不积极追求,但对危害后果发生持无所谓、听之任之的态度。例如,为赶时间或图方便,不顾酒驾危险坚持开车,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不管不顾。若行为人确实不知自己饮酒或因被强迫等非自愿原因酒驾,则一般不认定为故意。

三、危险驾驶罪醉驾量刑情节认定标准为何

危险驾驶罪中醉驾的量刑情节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血液酒精含量是重要考量,一般含量越高,量刑可能越重,如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通常会从重处罚

在驾驶情形方面,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醉驾,或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醉驾,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还有,醉驾发生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或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也属于加重情节。

此外,若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又醉驾的,也会从重处罚。而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情节,或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酌情从宽处罚。法院会依据这些情节,在拘役并处罚金的幅度内作出合理量刑。

当探讨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如何认定时,要知道这并非简单的事情。主观过错的认定涉及多方面因素,比如驾驶者饮酒时的意图、对自身行为的认知程度等。而且不同的具体情形下,认定标准也会有所差异。若驾驶者在饮酒后仍执意驾车,或者明知自己饮酒可能影响驾驶安全却心存侥幸,都可能被认定为主观存在过错。你是否对危险驾驶罪醉驾主观过错认定中的某些情况还不太清楚呢?如果对于主观过错的准确界定、相关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消除你的困惑。

网站地图

交通事故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醉驾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