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工资拿不到可以走仲裁吗

工资拿不到可以走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7 · 1234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与工资数额。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及作出裁决等。仲裁期间劳动者要积极配合、如实陈述。若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劳动者应及时行动维权。
工资拿不到可以走仲裁吗

一、工资拿不到可以走仲裁

1.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以证明劳动关系与工资数额。

2.仲裁流程包含提交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以及作出裁决等环节。

3.仲裁期间,劳动者应积极配合并如实陈述情况。若仲裁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其未履行裁决,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要注意申请仲裁有时效限制,通常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5.当拿不到工资时,劳动者应及时行动,通过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拿不到工资走法律诉讼能解决吗

一、工资拿不到可以走仲裁吗

拿不到工资走法律途径通常能解决。一般先考虑劳动仲裁,这是前置程序。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双方身份信息、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拖欠证据等材料。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审理判决。胜诉后,若单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可申请强制执行。所以,通过法律诉讼大概率能让劳动者拿到应得工资。

三、拿不到工资走诉讼途径可行吗

拿不到工资走诉讼途径是可行的,但一般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劳动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要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工资标准及未支付工资事实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若胜诉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拿到工资。

当我们探讨工资拿不到是否可以走仲裁时,其实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走仲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有力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情况的文件。还有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从提交申请到开庭审理等一系列环节。若对这些有所疑问,例如不知道准备材料是否齐全,或者对仲裁流程的具体时间节点不清楚等。别担心,若你对于工资拿不到走仲裁的相关事宜,如所需材料、流程步骤等还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