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得假释罪犯的情形包括哪些
不得假释的罪犯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累犯:要是因故意犯罪获判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刑满或赦免后五年内又犯应判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之罪的那些犯罪分子。他们多次犯罪,主观恶性强。
②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这类罪犯手段暴力,人身危险性大,对社会安全威胁严重,出于刑罚特殊预防目的,通常不会被假释。
二、不得假释罪犯在减刑方面有何法律规定
一、不得假释罪犯的情形包括哪些
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得假释罪犯在减刑上有特别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可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这些罪犯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在减刑程序与幅度上,此类罪犯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减刑幅度等通常会比一般罪犯更为严格。如减刑起始时间可能会延长,每次减刑幅度可能相对较小。并且,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建议时,需综合考量罪犯犯罪性质、情节、原判刑罚、服刑表现等多方面因素,由法院依法裁定。
三、不得假释罪犯在减刑上有何法律限制
不得假释的罪犯主要指累犯以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减刑方面,法律有一定限制:
首先,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此类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3年。从法院裁定减刑之日起,一般服刑二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也相对严格,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二年以上。
其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此类罪犯,减刑起始时间应适当延长。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六个月以上。
这些限制旨在维护刑罚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确保对严重犯罪的惩处力度。
在探讨不得假释罪犯的情形包括哪些这一问题时,想必大家已经对相关规定有了一定了解。除了正文中提到的那些情形外,像累犯以及因特定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不得假释。而且,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有严重违反监规纪律等行为,也可能影响其假释申请。这些复杂的规定,您是否都清楚了呢?若您对不得假释罪犯的情形仍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界定特定暴力性犯罪,或者在具体案件中罪犯是否符合不得假释条件等,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