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责任有哪些承担情形

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责任有哪些承担情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1 · 1568人看过
导读:过失致人死亡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广泛,在生活、工作等场景,因疏忽、违规等致他人死亡,相关责任人都要担责。具体有日常违规驾驶、工作中违反操作规范、高度危险作业防护不当、产品质量问题、公共场所管理不善等情形。责任承担以赔偿为主,含丧葬费等。为避免此类情况,个人、企业和公共场所管理人均需做好相应防范。
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责任有哪些承担情形

一、过失致人死亡民事责任有哪些承担情形

过失致人死亡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较多。生活、工作等场景中因疏忽、违规等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相关责任人都需担责。

具体情形包括:在日常生活里,因疏忽或自信致他人死亡,像违规驾驶机动车造成行人死亡,司机担责;工作场所内,违反操作规范致人死亡,如建筑工人违规致工友死亡,施工单位和责任人要赔偿;从事高度危险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致人死亡,作业方担责;因产品质量问题致使用者死亡,生产者和销售者担责;公共场所管理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如商场地面湿滑未设警示标志致他人死亡,管理人担责。

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赔偿,涵盖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为避免此类情况,个人应增强安全意识,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企业要做好安全防护和管理;公共场所管理人需履行好安全保障义务。

二、过失致人死亡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如何确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赔偿责任范围,主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确定。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其他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此外,还可能涉及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合理费用。

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判定依据是啥

过失致人死亡刑事责任判定依据主要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判定需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且该行为与死亡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比如因疏忽大意未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存在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指应当预见行为可能致他人死亡,因疏忽而未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另有规定,则依照规定。比如医疗事故过失致人死亡等,按相关特别规定处理。

当探讨过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责任有哪些情形时,除了正文提及的常见情况,还有一些相关拓展值得关注。比如,在承担民事责任过程中,赔偿范围的确定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像死者生前的赡养抚养情况,这些都需要在赔偿金额中有所体现。另外,如果涉及多人共同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各责任人之间的责任划分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情形下,责任承担的比例会依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你是否遇到过与过失致人死亡民事责任相关的难题呢?若对赔偿范围界定、共同过失责任划分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