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撤销权时效是多久
1.法定撤销权行使期限依情形有不同规定。赠与合同中,赠与人撤销权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则应在六个月内行使。可撤销合同方面,重大误解当事人应在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受胁迫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起一年内行使,且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2.为应对不同情形,建议当事人在知晓撤销事由或胁迫行为终止后,及时梳理情况,尽快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评估是否行使撤销权。若决定行使,务必严格按照相应的期限要求,准备好相关证据,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避免因超期导致撤销权消灭。
二、法定撤销权行使超过时效有何后果
法定撤销权是形成权,适用除斥期间而非诉讼时效。不同情形下除斥期间不同,如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等。
若超过除斥期间行使法定撤销权,撤销权消灭。这意味着权利人无法再通过行使撤销权来撤销相关法律行为。例如在可撤销合同中,一旦撤销权消灭,合同自始有效,当事人需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能再以法定撤销事由主张撤销合同从而摆脱合同约束。当事人只能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如依据违约责任等相关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三、法定撤销权行使时效过了还能主张吗
法定撤销权是形成权,受除斥期间限制,不同于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一旦除斥期间届满,撤销权即消灭。
若法定撤销权行使时效已过,通常不能再主张行使该撤销权。因为除斥期间经过后,权利本身不复存在,当事人也就丧失了依该撤销权请求撤销法律行为的权利。
例如,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一年除斥期间过了,赠与人就不能再行使该撤销权。不过,若存在重大误解等特殊情况,需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及实际案情判断,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当探讨撤销时效是多久时,除了了解这个关键问题,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撤销权行使后产生的法律后果,一旦在法定的撤销时效内行使撤销权,相应的法律行为可能自始无效,这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另外,不同类型的可撤销情形其撤销时效的起算点也有所不同,有的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有的则从行为发生之日起算。若你在实际遇到撤销相关问题时,对于撤销时效的具体适用、起算点确定或者撤销后的法律后果处理等方面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