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什么情况下能起诉对方强制执行

什么情况下能起诉对方强制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3.25 · 1119人看过
导读:以下情况可起诉对方强制执行: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等文书明确一方有履行义务,但对方未履行;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仍无行动;法律文书内容可执行,如支付钱款等;对方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拖延或拒绝。具备这些条件,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法院将采取多种手段促其履行,保障权利人权益。
什么情况下能起诉对方强制执行

一、什么情况下能起诉对方强制执行

以下情况可起诉对方强制执行:

法院已作出生效判决等文书,明确一方需履行义务,但其未履行。

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限,期限届满对方仍未行动。

法律文书内容可执行,像支付钱款、交付物品等。

对方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拖延或拒绝,比如判决其支付欠款,其有资金却拒不支付。

具备这些条件后,权利人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手段,促使对方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民事诉讼无效

1.主体不符合要求,就像打球时上场的人不符合参赛资格一样。

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让法定代理人代理就去打官司

2.表达的想法不真实,就好比被人骗了或者强迫了才做出的诉讼行为。

3.违反了规矩,要么是诉讼程序上的,比如该送传票没送;

要么是实体法方面的,比如诉讼请求超了法律规定的范围。

4.搞虚假诉讼,当事人串通起来,编造假事、伪造证据去打官司。

5.没履行仲裁前置程序,有些纠纷得先经过仲裁,没走这程序就直接起诉,诉讼就无效。

三、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不能附带民事诉讼

以下几种情况刑事案件可能无法附带民事诉讼:

若被告人的行为仅为民事侵权等,未构成犯罪,通常需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不能在刑事案件中附带。

因为犯罪行为与民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处理方式不同。

当被告人已死亡,失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只能由其遗产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承担。

此时直接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不太适宜,需通过特定程序处理。

倘若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那么就无法进行附带民事诉讼。

只有在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中,才具备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总之,需依据具体案件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可附带民事诉讼,以保证法律程序合法公正。

当我们探讨什么情况下能起诉对方强制执行时,要知道这之后还有一些关键要点。比如在成功申请强制执行后,若对方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该怎么办?这可能会面临执行中止的情况,但并不意味着权益就无法实现,后续一旦发现对方有财产线索,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另外,强制执行的范围究竟有哪些?像对方的房产、车辆、存款等都在可执行范围内,但具体操作也有相应规定。要是你对这些与起诉对方强制执行相关的拓展问题有疑问,别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