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合同里有仲裁可以直接起诉吗

合同里有仲裁可以直接起诉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3.23 · 1821人看过
导读:一般合同约定仲裁条款,应优先仲裁解决纠纷,不能直接起诉。仲裁一裁终局,裁决具法律强制执行力。但存在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机构无管辖权、裁决被撤销或不予执行等特殊情况时,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法院起诉。决定起诉前要仔细审查合同仲裁条款及相关法律规定,不确定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
合同里有仲裁可以直接起诉吗

一、合同里有仲裁可以直接起诉

通常来讲,要是合同里面已经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一般就得优先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啦,可不能直接就跑去起诉。

仲裁这个东西,它有一裁终局的效力,也就是说一旦仲裁机构作出了裁决,那这个裁决就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啦,大家都得遵守。

不过,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存在哦。

比如说仲裁协议要是无效啦,或者仲裁机构压根就没有管辖权啦,又或者仲裁裁决被撤销了,又或者不予执行啦等等这些情况。

在这种时候,当事人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去起诉啦。

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哦,在决定到底要不要起诉之前,得仔细地去审查合同里的仲裁条款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得好好看看是否符合起诉的条件

要是自己心里没底儿,不太确定的话,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他们给咱提供一个准确的法律意见,这样咱心里也能有个底儿,不会瞎折腾啦。

二、合同约定仲裁后还能再申请调解吗

合同约定仲裁后仍能申请调解。仲裁与调解并不相互排斥。

仲裁程序中,调解是一种可选的纠纷解决方式。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若调解不成,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即便合同事先约定了仲裁,当事人也可在仲裁过程中提出调解申请,借助调解这种较为温和、灵活的方式,在互谅互让基础上解决纠纷,节省时间和成本,且可能维持双方较好的合作关系。所以,约定仲裁后仍有申请调解的空间。

三、合同约定仲裁后还能申请其他法律救济吗

一般情况下,合同约定仲裁并有效的,就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当事人应当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将纠纷提交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仍可寻求其他法律救济:一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不予执行时,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二是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为保障自身权益,可依法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临时性救济措施,这需通过法院来执行。

总之,合同约定仲裁并不完全杜绝其他法律救济途径,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既定程序来进行。

当探讨合同里有仲裁是否可以直接起诉这一问题时,需要明确,一般情形下,若合同中约定了有效的仲裁条款,通常不能直接起诉,而应先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不过这其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仲裁条款无效,或者双方又达成新的诉讼解决纠纷的合意等。此外,还涉及到仲裁裁决作出后,如果对结果有异议,在符合法定条件下能否起诉等相关问题。要是您在合同约定仲裁后,对于能否起诉、特殊情况认定以及后续可能涉及的起诉程序等存在疑问,那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