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交取保候审规定是什么
提交取保候审的规定如下: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申请时需向办案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写明申请理由等。其次,办案机关需在收到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作出决定,一般不超过7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人需具备相应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保证金数额根据案件情况等确定,需一次性交纳。若不符合条件,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此外,对于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等,一般不予取保候审。
二、提交取保候审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提交取保候审申请通常需准备以下材料:
1.取保候审申请书,应详细说明取保候审的理由和必要性。
2.申请人身份证明,一般为申请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
3.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以证明被申请人的身份。
4.保证金缴纳凭证(如需缴纳保证金),证明已按规定缴纳保证金。
5.保证人身份证明及保证承诺书,保证人需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和条件,承诺书应明确其担保责任。
6.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如诊断证明、病历等,以证明被申请人的病情等特殊情况。
7.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如案件相关的法律文书等。需注意,具体材料要求可能因案件性质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提交取保候审申请多久批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后的7日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若同意取保候审,会通知申请人并办理相关手续;若不同意,会书面说明理由。
检察院审查逮捕阶段,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在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不得超过14日。
法院在审判阶段,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应在5日以内作出决定;情况复杂的,应在5日以上10日以内作出决定。
不同阶段的审批时间可能因案件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具体以实际办理时间为准。
当探讨提交取保候审规定是什么时,我们知道了基本的申请条件等内容。实际上,后续还有一些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有严格的遵守规定,像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而且,若违反这些规定,可能面临被重新收押的后果。要是您对提交取保候审规定中的申请流程细节、违反规定后的具体处理方式等还有疑问,别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