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中止执行会被拘留吗
法院中止执行,就是执行时因特定情况,暂时停下执行程序。这和拘留被执行人没关系。
拘留是针对妨碍执行行为的强制手段。像被执行人能执行却不执行,藏财产、暴力阻碍执行等,法院会看情节拘留。
要是因法定事由中止执行,像申请人同意延期、案外人提合理异议,一般不会拘留。可中止情形消失恢复执行后,被执行人还不履行且妨碍执行,就可能被拘留。
二、法院中止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法院中止执行有多种情况。申请人若表示能延期执行,鉴于尊重当事人意愿,会暂停执行。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合理异议,因可能涉及权属等问题,得审查后再执行。
若一方当事人是公民且死亡,要等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明确主体变更后的权利义务。
若一方是法人或组织且终止,在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前,需暂停。
法院认为执行会造成严重损失且不损公共利益时,也可中止。原因消除后恢复执行。
三、法院中止执行后还会恢复执行吗
法院中止执行后,在特定条件下会恢复执行。
1.被执行人有了履行能力,像获得新收入来源等情况时,能依申请或职权恢复执行。
2.用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使执行依据不复存在,等新的合法依据出现后便可恢复执行。
3.申请执行的时效期间中断、中止,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可恢复执行。
总之,中止执行不是执行程序的终点,符合条件时,执行程序可能会重新开启,以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当探讨法院中止执行会被拘留吗这一问题时,需知道中止执行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拘留。不过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情况。比如若被执行人在中止执行期间故意隐匿、转移财产,试图逃避后续执行,这就极有可能面临被拘留的处罚。另外,如果被执行人拒绝配合法院对中止执行原因及相关情况的调查,情节严重时同样可能被采取拘留措施。要是你对法院中止执行过程中的拘留情形、具体法律依据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准确的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