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会被逮捕
取保候审期间,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会被逮捕:一是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二是实施新的犯罪行为,有证据证明的;三是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毁灭、伪造证据,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四是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是经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六是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情节严重的。这些情况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较大的社会危险性,可能会对社会秩序、司法程序等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被逮捕。但具体是否逮捕,需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二、取保候审什么时候退赃款合适
取保候审期间,退赃款通常在法院判决前较为合适。在取保候审阶段,退赃能体现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对其量刑可能产生积极影响。若在判决前退赃,可作为从轻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有助于争取较轻的刑罚。
但需注意,退赃应依法进行,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同时,要保留好退赃的相关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等,以备后续司法程序使用。如果在取保候审后至判决前的期间有其他情况变化或司法机关有特殊要求,应及时与相关司法机关沟通协调,以确保退赃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的要求。
总之,在取保候审期间退赃款宜尽早进行,但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三、取保候审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一切
取保候审结束通常在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结束。若案件侦查终结且未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会解除取保候审;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院若决定不起诉,也会解除取保候审;审判阶段,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或免于刑事处罚等裁决时,取保候审结束。一般来说,从取保候审决定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但在不同案件中,具体结束时间会因案情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当我们探讨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会被逮捕时,需要知道这背后还有不少关键要点。被取保候审人若违反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等,就有极大可能被逮捕。另外,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人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者有证据证明其企图自杀、逃跑等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行为,也会依法决定对其逮捕。要是你对取保候审期间的具体规定、违反规定后的处理流程等存在疑问,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