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是多久

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25 · 1994人看过
导读: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为两年,计算方式分三种:规定履行期的从最后一日起算;分期履行的从每次最后一日起算;未规定履行期的从生效之日起算。执行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中级法院管辖。时效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超时效申请执行,被执行人可提出不予执行抗辩。
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是多久

一、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是多久

仲裁裁决书的执行时效为两年。从仲裁裁决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仲裁裁决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仲裁裁决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管辖。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超过执行时效期间申请执行的,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不予执行的抗辩。

二、仲裁裁决书几日内要送达公告通知

一般情况下,仲裁裁决书应在作出裁决之日起7日内送达当事人。若无法直接送达,应采取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若上述方式均无法送达,可通过公告方式送达。公告送达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但具体的送达期限可能因不同地区的仲裁规则或相关法律规定而有所差异。在实践中,仲裁机构通常会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的期限进行送达,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如果你想了解具体的送达期限,建议咨询当地的仲裁机构或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三、仲裁裁决书下来后多久能拿到赔偿

一般来说,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对方若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您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等。通常情况下,从申请执行到实际拿到赔偿款的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可能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但如果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等行为,执行过程可能会延长。具体时间难以确切确定,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当探讨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是多久时,我们知道了基本时效规定。然而,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比如在执行时效期间内,若出现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是会中止的,待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而且,要是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执行时效还会中断,从中断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要是你在仲裁裁决书执行时效方面,诸如时效中止中断的具体情形认定、超过时效后有何补救办法等存在疑问,别发愁,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