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吗

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24 · 1967人看过
导读:某些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不赔。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仅在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等法定情形致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才有权索赔。侵权未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如轻微人身伤害,一般不支持诉求。合同纠纷等非人身权益侵害案件通常无精神损害赔偿,是否赔偿需依具体案件判断。
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吗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吗

在某些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是否需赔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只有在特定法定情形下,被侵权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一是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若侵权行为未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比如轻微的人身伤害未对受害人精神状态产生实质性严重影响,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金诉求。此外,在一些合同纠纷等非人身权益受侵害案件中,通常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除非合同涉及具有人身属性的特定权益且符合法定精神损害赔偿情形。因此,具体案件中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算的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无固定统一标准,法院会综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具体情节、造成后果、获利情况、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合理赔偿数额。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

首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至关重要。故意侵权体现出主观恶意大,相比过失侵权,对受害人精神伤害可能更严重,所以赔偿往往更多。

其次,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如采用恶劣、侮辱性手段,会加重对受害人精神的伤害,赔偿数额可能增加。

再者,若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长期抑郁等严重后果,赔偿数额也应相应提高。另外,侵权人获利多,说明其侵权行为获利性强,可能增加赔偿数额;经济能力强也会使赔偿数额相对较高。同时,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高,赔偿数额一般也会相对较高。总之,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综合影响赔偿数额的确定。若你在具体案件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三、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算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没有固定的计算标准,法院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酌定合理数额。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时,需考虑多个因素。从侵权人的角度看,其过错程度至关重要,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赔偿往往更高,如故意传播他人隐私。侵害的具体情节也有影响,像在公开场合侮辱他人相比私下侮辱,对受害人精神伤害更大,赔偿可能更高。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若很严重,比如导致受害人出现严重精神障碍,赔偿数额通常会增加。另外,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也会左右赔偿金额,获利丰厚则赔偿可能相应提高。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也是重要参考,生活水平高的地区赔偿相对较多。由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复杂性,涉及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交织,在具体案件中,赔偿数额的确定存在一定难度。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不赔吗这一问题时,其背后还有一些要点值得关注。在某些法定情形下,的确存在无需赔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可能,但具体判定需严格依据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件情况。另外,即使需要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认定也是关键。它会受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多种因素影响。要是你正面临相关困扰,对于不赔的具体法定情形、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存在疑问,不要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复杂,需综合考虑侵权者过失程度、行为方式、后果严重程度、经济责任分配及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精神损失费指公民人身权益受非法侵害时,精神受损而请求加害方支付的赔偿费用。
    2024-09-18 825次阅读
  • 2024.06.07 26869次阅读
  • 精神障碍患者之母亲的遗产继承权问题 精神障碍患者享有遗产继承权。根据我国法律,即使患者失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权益仍可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行使。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也需通过法定代理人维权。因此,精神障碍患者依然具有合法继承财产的资格。
    2024-09-09 1221次阅读
  • 2024.07.28 131503次阅读
  • 结婚前故意隐瞒精神疾病不属于骗婚,但未尽告知义务,婚后另一方有权提出离婚。如婚前隐瞒精神病史且婚后未妥善诊治,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且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处离婚。
    2024-07-31 1013次阅读
  • 2024.08.14 3389次阅读
  • 婚后若配偶患精神疾病,另一方有权提出离婚,但需满足法定条件,即婚姻确已破裂。若一方与异性同居时患精神病且长期未愈,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一方坚决要求离婚,可依法判决离婚。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应在其精神正常时提起诉讼。
    2024-07-31 1192次阅读
  • 2024.07.27 20587次阅读
  • 商业汽车损失保险中,事故责任比例根据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员的责任认定而定。若选择自主协调或交警处理但未明确责任比例,则按以下规定确定:主要责任为70%,同等责任为50%,次要责任为30%。
    2024-09-09 1108次阅读
  • 2024.07.14 3166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