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肇事逃逸犯罪怎么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犯罪怎么认定标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22 · 1299人看过
导读:肇事逃逸犯罪认定关键在于事故发生后行为人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想法。如开车或弃车逃离现场,送伤者到医院后不报案且无理由离开等均属逃避行为。但如果离开现场有正当理由,如为抢救伤者去医院,则不能认定为逃逸。只有抱着逃避故意逃离现场的行为,才构成肇事逃逸犯罪。
肇事逃逸犯罪怎么认定标准

一、肇事逃逸犯罪怎么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犯罪的认定标准其实是这样的。

当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有个关键的点就是行为人得有那种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想法。

说白了就是心里清楚发生了交通事故,然后就想着赶紧逃跑,好躲避法律的责任。

像那种开车跑了或者直接把车丢下就跑离事故现场的情况,这就是明显的逃避行为。

还有把受伤的人送到医院之后,既不报案又毫无理由地离开医院的,这也算是逃避。

另外,就算是把伤者送到医院了,但就是不报案,也没啥正当理由就跑掉的,这也符合肇事逃逸的情形。

不过,如果行为人虽然离开了现场,但是他是有正当理由的,比如说为了抢救伤者必须得赶紧去医院之类的,那这种情况就不能把他认定为逃逸

只有那种真的抱着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然后逃离了现场的行为,才能够构成肇事逃逸犯罪。

二、肇事逃逸犯罪量刑又是怎样规定

肇事逃逸的量刑规定如下: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的:

-若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逃逸,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等情况。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三、肇事逃逸犯罪量刑又是怎样规定的

肇事逃逸的量刑规定如下:

-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

-一般情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肇事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重大事故”指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等情况。

-特别恶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具体量刑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证据及法律规定判定。

在探讨肇事逃逸犯罪怎么认定标准时,我们需要知道,这一认定不仅涉及到事故发生后的逃离行为,还有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例如,肇事逃逸后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等不同后果在认定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主观上明知发生事故而故意逃离现场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要是对肇事逃逸犯罪认定中的这些复杂情况,比如不同后果下具体量刑差异、主观故意的具体界定等问题感到疑惑,不要着急。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帮你理清其中的法律要点。

网站地图

交通事故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