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是诈骗罪吗

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是诈骗罪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22 · 1244人看过
导读:继承人若伪造公章骗取遗产,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出于非法占有目的,靠虚假手段骗得数额较大财物。继承人用伪造公章骗遗产符合其构成要件,骗得遗产数额达立案标准会面临刑事处罚。但是否构成诈骗罪需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如伪造情节、骗得数额及其他量刑情节,司法中会依具体情况认定处理。
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是诈骗罪吗

一、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是诈骗罪

继承人要是搞出伪造公章这种事儿,然后用这招去骗取遗产,那很可能就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说白了就是心里存着想非法占有东西的念头,然后,靠编些假的事儿或者把真相藏起来,把别人数额比较大的财物给骗到手。

就像继承人利用伪造的公章这种虚假的手段,把本来该属于其他合法继承人或者是被继承人指定的继承人的遗产给骗过来了,这完全符合诈骗罪的那些构成要件

要是骗到的遗产数额达到了当地规定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那可就惨,得面临刑事处罚

不过,到底是不是真的构成诈骗罪,那可不能光看这一件事,得把整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都综合起来考虑,像伪造公章的情节到底有多严重,骗到的遗产数额到底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能让处罚变轻或者变重的情节之类的。

在实际的司法过程中,这类案件都会按照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认定和处理,可不会随便就给人定罪或者不定罪。

二、继承人伪造遗嘱骗取遗产又该咋认定

继承人伪造遗嘱骗取遗产的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首先,要确认遗嘱是否确系伪造,可通过专业的笔迹鉴定、文书鉴定等手段核实。若经鉴定遗嘱并非被继承人真实意思表示,存在伪造情形,便满足了行为基础。

从主观方面看,伪造遗嘱的继承人须有骗取遗产的故意,即明知遗嘱不真实却意图借此非法获取遗产。

客观上,该继承人实施了伪造遗嘱并依此主张继承遗产的行为。

一旦认定继承人伪造遗嘱骗取遗产,依据《民法典》规定,情节严重的,该继承人将丧失继承权。若因伪造遗嘱导致其他继承人财产损失,受损继承人可通过诉讼要求伪造者返还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继承人伪造公章骗遗产该咋量刑

继承人伪造公章骗遗产,可能涉及多个罪名。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依该条第二款,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同时,从继承角度,《民法典》规定,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不过,若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具体量刑需综合全案证据、情节等由法院判定,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进行有效辩护。

当探讨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是诈骗罪吗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除了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遗产的分配必然也会受到极大影响。伪造公章骗取遗产很可能导致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那么原本的遗产份额该如何重新划分呢?此外,即便不构成诈骗罪,伪造公章这一行为本身在刑法中也可能触犯其他罪名。要是你对继承人伪造公章骗取遗产后的罪名认定、遗产重新分配等问题存在疑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