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谅解书有赔偿
签谅解书可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拿到赔偿。谅解书,主要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家属跟被害人或者其家属达成和解的一种书面形式。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让被害人或者其家属能够原谅犯罪方,这样在量刑的时候,犯罪方就有可能争取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机会。
要是双方在签谅解书的时候,把赔偿的事儿都商量好了,并且清清楚楚地写进谅解书里,那签完谅解书之后,一般来说是会有相应赔偿的。可要是仅仅只是签了个谅解书,却压根没提赔偿的事儿,那可不能就想当然地觉得肯定有赔偿。
总而言之,签谅解书和有没有赔偿之间并没有那种必然的联系,到底有没有赔偿,得看双方当时是怎么约定的,以及实际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签谅解书后赔偿金额还能变吗
这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谅解书签订后,发现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法定可撤销情形,那么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谅解书及赔偿约定,之后赔偿金额有可能改变。比如,谅解书签订时对伤者后续治疗费用存在重大误判,实际费用远超当初约定。
若不存在可撤销事由,且谅解书对赔偿金额有明确且合法有效的约定,从合同履行角度,双方应依约履行,通常不能随意变更赔偿金额。但如果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对赔偿金额重新达成新的协议,法律也是允许的。
所以签谅解书后赔偿金额能否改变,关键看是否存在法定可撤销事由以及双方有无新的合意。
三、签谅解书后还能再主张其他赔偿吗
这要看谅解书的具体内容。如果谅解书中明确表示受害者已放弃其他赔偿主张,且该放弃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那么通常难以再主张其他赔偿。
但要是谅解书仅对刑事责任的谅解作出约定,未涉及民事赔偿的放弃,或者对民事赔偿部分表述不清晰,受害者仍有权就未获赔偿的合理损失,如后续产生的医疗费用、因伤导致的新的财产损失等,通过协商或诉讼方式主张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谅解书的具体条款、双方真实意图、受害者实际损失等因素来判定是否支持后续赔偿主张。建议保留好相关损失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当探讨签谅解书有赔偿这一情况时,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值得关注。除了明确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外,后续赔偿款的支付期限及违约责任也十分关键。若赔偿方未按约定支付,受害方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签了谅解书后,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影响程度究竟如何,这也常常令人疑惑。要是你在签谅解书涉及赔偿的这些拓展问题上存在不解,或者对整个流程有不清楚的地方,不要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