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从未在职却有工资怎样处罚

从未在职却有工资怎样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7 · 1104人看过
导读:从未在职却有工资入账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单位故意虚报员工工资,可能出现虚报账目、偷逃税款等违法情况。税务机关可责令限期改正并罚款,偷逃税款数额大且占比超百分之十,单位可能触犯逃税罪。个人协助虚假领薪,可能涉及诈骗或不当得利,诈骗达法定标准将被追究刑责,不当得利需返还。
从未在职却有工资怎样处罚

一、从未在职却有工资怎样处罚

若从未在职却有工资入账,这往往会牵涉到诸多法律事宜。从单位方面来讲,倘若单位故意虚报员工工资,便可能涉及虚报账目以及偷逃税款等违法情形。

对于虚报账目这一行为,税务机关具备责令其限期改正的权力,同时还会处以罚款。要是偷逃税款的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就有可能触犯逃税罪,单位将会被处以罚金,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或许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个人协助单位实施这种虚假领薪的行为,可能会涉及诈骗或者不当得利。若是诈骗,当数额达到法定标准时,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于不当得利,应当将所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遭受损失的人。

二、从未在职却有工资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从未在职却有工资发放,可能涉及不同法律后果:

从个人角度:若明知自己未工作却接受工资,属于不当得利。根据《民法典》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若拒绝返还,受损方有权向法院起诉追讨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侵占罪,面临刑事处罚

从单位角度:如果单位故意虚发工资,可能存在偷税漏税问题。税务机关有权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其进行查处,责令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若单位是为套取资金等目的虚发工资,还可能触犯刑法中关于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罪名,相关责任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从未在职却有工资会面临怎样法律后果

若从未在职却收到工资,从法律角度看,这可能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从公司角度,若误发工资给“未在职”人员,公司有权要求返还。若拒不返还,公司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讨。法院查证属实后,会判决该人员返还相应款项,还可能要求支付期间产生的利息。

从个人角度,明知自己未工作却接收工资且不归还,除民事责任外,若数额较大、情节严重,有可能涉嫌侵占罪。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不过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需公司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所以建议及时与公司沟通,核实情况并归还误发工资,避免法律风险。

当探讨从未在职却有工资怎样处罚这一问题时,其中涉及诸多关联要点。这种情况不仅可能面临税务方面的问题,例如虚假工资列支可能引发的税务补缴及罚款。同时,对于企业而言,这还涉嫌财务造假,严重扰乱正常财务秩序,可能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从个人角度,若冒领“工资”,可能会被要求退还不当得利,情节严重时还会追究法律责任。要是您对从未在职却有工资这种现象中的处罚标准、责任认定以及后续处理流程等有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法律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