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法院有没有义务帮原告找证据

法院有没有义务帮原告找证据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5 · 1713人看过
导读:我国现行诉讼制度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需为自己的诉讼请求提供足够证据。但在涉及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等特殊情形,或因客观因素原告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可申请法院调查收集。不过法院无主动找证据的法定义务。所以原告在诉前及诉讼中应积极全面收集准备有利证据。
法院有没有义务帮原告找证据

一、法院有没有义务帮原告找证据

在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体系之中,严格执行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

这就意味着,对于其所提出的各项诉讼请求,原告必须负责为其提供足够的证据来予以证实。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之下,比如涉及到可能会对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或者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无法由原告自行收集相关证据时,原告有权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然而,这并不代表法院具有主动寻找证据的法定义务。

总而言之,作为原告方,应当在诉讼开始之前以及整个诉讼过程中,积极且全面地收集和准备有利于自身的证据,以便更好地支撑起自己的诉讼请求。

二、法院帮原告找证据的界限究竟在哪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通常由当事人自行收集和提供证据。不过,存在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特定情形,其界限如下:

一是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实。比如环境污染案件涉及公共环境利益,法院可主动调查相关证据。

二是涉及身份关系的事实。像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身份类诉讼,法院有权依职权查明。

三是涉及公益诉讼的证据。公益诉讼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法院会主动审查关键证据。

四是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情况。

五是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法院调查证据旨在保障诉讼公正、有序进行,且严格限定在法定范围,不能随意突破界限干涉当事人举证责任

三、法院会主动帮被告收集证据吗

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会主动帮被告收集证据。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被告需自行收集并提交支持自身抗辩主张的证据。

不过,存在特殊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涉及身份关系的;涉及公益诉讼的;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此外,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有必要的,会进行收集。

当探讨法院有没有义务帮原告找证据时,我们需要明白,这背后还有相关要点值得关注。在某些特定案件类型中,比如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并且,若原告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自行收集证据,像证据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且需特定手续才能获取等情形,法院在审查符合条件后会帮忙调查收集。要是您对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帮忙找证据的界限、自身案件是否符合条件等问题存在疑问,别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