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其他侵权 > 侵权赔偿后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侵权赔偿后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5 · 1408人看过
导读: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侵权赔偿后的追偿权存在于多种典型情况。多人分担侵权责任时,部分责任人担责后可向未尽责主体求偿;共同侵权案中,超比例赔付被告可向其他侵权者补偿;替代责任下,雇主赔偿后,若员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雇主可追偿。但追偿权行使要依法或依合同,且需充足证据支撑。
侵权赔偿后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一、侵权赔偿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对于侵权赔偿后的追偿权方面的相关规范,主要存在于如下数种典型情况之中:当侵权责任呈现多人分担格局的情况下,其中某些责任人已经取代全体被告负担起所有的赔偿金责任之后,他们拥有依法向那些本不该承担相应责任却没有付出相应代价的主体进行追索求偿的权利。

共同侵权案件为例,倘若某个被告已预先支付出去的赔偿款额度超越了他所应负有的赔偿责任比例范围,那么这个被告便有权力向其余的共同侵权者请求补偿。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法律条款明确定义的替代责任状况条件下,比如雇主必须对其员工因工作导致第三方受害者遭受损失这一情形负责进行赔偿之后,如果确认该名受雇员工具有故意情节或者严重过失,雇主同样享有向该名员工寻求赔偿的法定权益。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追偿追求权利的行使通常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或是在合同条文中有明文规定,同时还必须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追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立场。

二、侵权赔偿后行使追偿权有啥限制条件

行使侵权赔偿后的追偿权,有以下主要限制条件:

首先,要有法定或约定的依据。比如在连带责任中,法律明确规定承担超出自己份额责任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再如,当事人之间事先有关于追偿的合同约定,依约可追偿。

其次,需满足已实际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件。只有在向被侵权人进行了足额赔偿后,才有资格行使追偿权。

再者,追偿范围有限制。只能在自己承担的超出应承担份额的部分进行追偿,不能超过该合理范围。

最后,要在合理的诉讼时效内行使。一般民事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规定,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追偿权产生之日起计算,否则可能因时效届满而丧失胜诉权

三、侵权赔偿后追偿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侵权赔偿后的追偿权行使期限,一般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比如在一些连带责任的侵权案件中,部分连带责任人先行向被侵权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后,对于超出自己应承担份额的部分,就享有向其他连带责任人的追偿权,需在上述三年时效内行使。不过,若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法定情形,时效会相应变化。中断事由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中止事由如不可抗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等,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探讨侵权赔偿后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时,我们知道了其基本规则,但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要关注。比如,在确定追偿的范围上,具体该如何界定,是仅涵盖实际支付的赔偿金额,还是包括为处理侵权赔偿事宜所产生的合理费用等。另外,关于追偿权的行使时效问题也很关键,一旦超过规定时效,可能就会丧失追偿的权利。倘若你在侵权赔偿后追偿权方面,对于追偿范围、行使时效等问题存在疑问,别让困惑一直困扰你,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其他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其他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其他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