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赠与撤销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赠与的撤销方式大致可划分为随意撤销与法定撤销两大类。
其中,任意撤销,具有以下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限制:在特定的权利转移阶段,赠与方可以选择撤销此赠与,但若在此期间,该赠与涉及到灾难救援、贫困缓解、残疾人救助等公益福利及人道主义的义务责任,或者是经过了公证机关正式公证备案过的赠与合同,则不适用于上述任意撤销规则。
另一方面,对于法定撤销的定义,其所依据的法条涵盖的范围更广泛。
这些条件包括:1.收到赠与者对赠与方或其近亲属有严重侵害的不当作为;2.赠送者扛起的抚养接受者的义务但却未能实际承担;3.接受者并未按照双方签订的赠与合同中所约定的责任义务进行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赠与方享有撤销权,自其知晓或者应知晓撤销事由发生日起,有权在一年之内行使该权利。
然而,当赠与人因为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不当行为而身故或者失去了行为能力时,赠与人的继承者或者法定代理人均可行使这六个月内的撤销权。
二、赠与撤销有哪些法定程序需遵循
赠与撤销分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
任意撤销: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此撤销通常无需特定程序,赠与人作出明确意思表示即可。
法定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法定撤销一般需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来行使,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判定是否符合撤销条件。
三、赠与撤销有哪些法定程序要遵循
赠与撤销分不同情况及程序:
任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此撤销无需特定程序,赠与人作出意思表示即可。
法定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法定撤销需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通过向受赠人发出撤销通知等方式明确作出撤销意思表示,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确认撤销效力。
当探讨赠与撤销的法定条件是什么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在满足法定撤销条件后,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这关乎到赠与人能否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另外,赠与撤销后,已交付的财产该如何处理,是否要原物返还或是有其他补偿方式。这些都是赠与撤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要是你在赠与行为中,对赠与撤销的法定条件、行使期限以及财产后续处理等方面存在疑问,别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