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如何认定诽谤罪

诽谤如何认定诽谤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5 · 1590人看过
导读:诽谤罪裁决关键看行为人是否故意篡改、散播虚假信息以辱没他人尊严、损害名誉,如无端制造恶意谣言并大肆宣传。判断时要考虑信息传播广度及对受害者实际影响。情节轻微虽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诽谤如何认定诽谤罪

一、诽谤如何认定诽谤罪

诽谤罪的裁决,其关键因素在于行为人是否有意篡改和散播虚假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辱没他人的尊严以及损害他人的名誉。举例来说,即为毫无根据地制造恶意谣言并进行大肆宣传以此损害他人名誉之举。在判断时经常需要考虑到信息传播的广度以及对受害者造成的实际影响。若情节轻微,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然而仍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诽谤罪认定后会面临怎样的法律惩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通常需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法院才予以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比如诽谤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诽谤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造成恶劣国际影响,危害国家利益等情况,就不再遵循告诉才处理的原则,司法机关可主动介入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量刑会结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综合判定。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可能会适用拘役、管制,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适用缓刑

三、诽谤罪的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关于“情节严重”,常见情形如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等。

实践中,具体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量刑情节来判定。

在探讨诽谤如何认定诽谤罪时,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基本认定层面。实际上,诽谤罪成立后还会涉及一系列问题,比如诽谤行为造成的民事赔偿范围如何界定,这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额度该怎么确定等。而且,一旦认定为诽谤罪,犯罪记录对犯罪者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要是您对诽谤罪认定后的民事赔偿问题,或者犯罪记录带来的后果存在疑问,不用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凭借丰富经验为您提供精准且详尽的解答。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01次阅读
  • 诽谤罪的裁决,其关键因素在于行为人是否有意篡改和散播虚假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辱没他人的尊严以及损害他人的名誉。举例来说,即为毫无根据地制造恶意谣言并进行大肆宣传以此损害他人名誉之举。在判断时经常需要考虑到信息传播的广度以及对受害者造成的实际影响。若情节轻微,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然而仍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4-10-12 1212次阅读
  • 2024.07.17 12351次阅读
  • 386次阅读
  • 首先,在认定此类违法行为时,需判定有否捏造及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这类不实信息如果对所涉及的企业的商业信誉、产品口碑等带来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接着,该种行为在主观状态上必须保持故意性,即明知道相关资讯为虚假传闻却依然放任其扩散蔓延。最后,涉案行为所诱发的损害结果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线,例如致使公司财务上遭受重大亏损,或是导致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及声誉发生明显下滑。
    2024-08-26 867次阅读
  • 2024.02.27 2459次阅读
  • 453次阅读
  • 诽谤罪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认定:首先,构成诽谤罪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即虚构诽谤内容。其次,构成诽谤罪须有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捏造事实的行为。第三,捏造、散布的事实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第四,诽谤须有特定的对象。
    2024-05-01 1490次阅读
  • 2024.08.10 2495次阅读
  • 39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