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强制执行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怎么办

强制执行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4 · 1634人看过
导读:强制执行程序结束后,被执行人仍拒履行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司法权威。有权对其罚款、拘留;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拖延且影响恶劣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于屡次拒履行义务者,法院还可限制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加大经济压力促其履行。
强制执行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怎么办

一、强制执行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怎么办

若在强制执行程序结束之后,被执行人仍旧拒绝履行应尽义务,那么法院将会依法采取多重措施以确保司法权威得到维护。例如,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施加罚款乃至拘留处罚,以示警告和惩戒;更为重要的是,倘若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却仍然故意拖延履行,并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则可能构成刑法上所述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此外,对于那些屡次拒绝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之义务之人,法院亦可通过限制其高额消费行为、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其经济压力,促使其尽快履行相关义务。

二、强制执行后可对拒绝执行人采取啥措施

在强制执行后,针对拒绝执行人可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法院有权通过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操作,确保其账户资金用于履行义务

二是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如工资、租金等,以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

三是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对其名下房产、车辆、贵重物品等进行处置变现偿债。

四是强制交付财物或票证,要求拒绝执行人交出特定财物或票证。

若拒绝执行人仍拒不履行,还可对其采取罚款、拘留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面临刑事处罚。这些措施旨在督促拒绝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权威与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三、对拒绝执行的被执行人能采取啥法律手段

对于拒绝执行的被执行人,可采取多种法律手段。

在财产方面,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若其隐匿财产,法院可搜查。

在行为限制上,可限制被执行人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其不履行义务信息,通过媒体公布其不履行义务信息,限制其高消费,如禁止乘坐飞机头等舱、高铁一等座,限制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住宿等。

情节严重的,可对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遇到强制执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的情况,我们不仅要关注眼前这一棘手问题,还需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些情况。比如,若执行人长期拒绝执行,情节严重时可能会面临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法院在这种状况下,除了常规的查封、扣押财产等措施,还可能会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等手段。要是你正为强制执行后执行人拒绝执行而苦恼,对后续法院可能采取的措施、如何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等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