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拒执罪是法院执行的手段吗

拒执罪是法院执行的手段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3 · 1326人看过
导读: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借助刑事程序打击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行为的法律措施。执行中,被执行人有能力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法院可移交证据给公安机关,或由申请执行人自诉追究其刑责。其目的是靠刑事威慑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是严厉保障手段,非常规措施,先采用其他手段,达构成要件才动用。
拒执罪是法院执行的手段吗

一、拒执罪是法院执行的手段吗

拒执罪,也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它可不是法院执行时的直接手段,而是借助刑事法律程序,去打击那些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的一种法律措施。

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如果被执行人明明有能力去执行,却偏偏拒不执行,并且情节还特别严重的话,那法院就可以把相关的证据移交给公安机关,或者也可以由申请执行人去提起刑事自诉,这样就能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刑事制裁所具有的那种威慑力,来促使被执行人乖乖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过,它只是在执行程序当中作为一种比较严厉的保障手段而存在的,可不是那种常规的执行措施。一般来说,首先会采用一些其他的执行手段,像是查封财产、扣押财产、冻结财产之类的。只有当被执行人的行为真正达到了拒执罪的构成要件的时候,才会去考虑动用这一法律武器。

二、拒执罪对被执行人威慑力究竟多大

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被执行人具有较大威慑力。

从法律后果看,一旦被认定构成拒执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意味着被执行人将面临牢狱之灾和经济处罚。

从实际影响讲,一旦被追究拒执罪,被执行人的个人信用将严重受损,在社会上的声誉一落千丈。这会对其在生活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出行受限、在商业合作中难以取得他人信任等。而且刑事立案侦查过程会给被执行人带来心理压力,促使其权衡利弊,不少被执行人在面临拒执罪指控时,往往会主动履行义务,以避免刑事处罚

三、拒执罪怎样判定其具体量刑标准

拒执罪,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其量刑标准如下:

一般情形下,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若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情节严重”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等多种情形。“情节特别严重”通常指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况。

当我们探讨拒执罪是法院执行的手段吗这一问题时,要知道拒执罪确实是法院保障执行的有力手段之一。不过围绕此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点。比如,在认定拒执罪时,具体的证据标准是什么,哪些证据能充分证明被执行人存在拒执行为。另外,一旦被认定构成拒执罪,量刑幅度又是怎样的。这些与拒执罪紧密相关的问题可能让您感到困惑。倘若您对拒执罪的证据认定、量刑等方面还有疑问,不要迟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