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纠纷 > 职业病评不上级别怎么赔偿

职业病评不上级别怎么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3 · 1388人看过
导读:即便职业病无法评定级别,劳动者仍可依法获赔。可报销因职业病诊断、治疗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要安排好医疗救治。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可要求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待遇发放。病情变化与职业病有关可再申请鉴定索赔,还能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康复费用等,法律保障多方面权益。
职业病评不上级别怎么赔偿

一、职业病评不上级别怎么赔偿

倘若职业病无法评定级别,然而依旧能够依据相关的法律来获取一定数额的赔偿。

通常情况下,能够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这里面涵盖了因患上职业病而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等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用人单位有责任安排妥当的医疗救治事宜,以此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要是因为职业病使得劳动者暂时或者是永久性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并且按照劳动者原先的工资待遇进行发放。

倘若后续病情出现了变化,经过鉴定确实与职业病存在关联,那么就可以再次申请鉴定并且主张相应的赔偿。

另外,劳动者还能够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康复费用等。

总的来说,尽管不能评定级别,但是在职业病相关的医疗救治、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依然有着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能让劳动者在遭遇职业病困扰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权益维护。

二、职业病评不上级就无需法律赔偿了

这种说法不正确。即便职业病评不上伤残等级,依然可能获得法律赔偿。

从法律角度,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就已证明其因工作环境等因素遭受了健康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承担相应责任。即便未达伤残等级,劳动者也有权获得医疗费、康复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赔偿。医疗费是治疗职业病实际支出;康复费用于恢复身体机能;停工留薪期工资保障劳动者治疗期间收入。

此外,若因职业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痛苦等,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劳动者应积极收集诊断证明、劳动合同、工作环境证据等,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职业病评不上级就无需承担法律赔偿

这种说法不正确。即使职业病评不上级,用人单位依然可能需承担法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只要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就有责任。

即便评不上伤残等级,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劳动者因职业病进行治疗的相关费用,包括医疗费、康复费等合理费用,并且要保障其在治疗、康复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若因职业病使劳动者不适宜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需妥善安排调岗等。所以,职业病评不上级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当我们探讨职业病评不上级别怎么赔偿这一问题时,要知道即便评不上级别,劳动者依然享有相应权益。虽然没有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但因职业病产生的合理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此外,后续若因该职业病病情加重,影响劳动能力,还可申请重新鉴定。要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类似情况,对后续医疗费用承担、能否调整工作岗位等有疑问。别担心,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工伤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