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离婚后双方可以协议放弃探望权吗

离婚后双方可以协议放弃探望权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2.13 · 1335人看过
导读:离婚后双方通常不能通过协议放弃探望权。探望权是法律赋予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权利,旨在保障子女利益,促进其与父母情感交流。违反此规定的协议可能无效,除非探望方有虐待、遗弃子女等不利身心健康的行为,否则放弃或限制探望权的约定难获法律认可。处理探望事宜要以保障子女利益为前提,不可违背法律。
离婚后双方可以协议放弃探望权吗

一、离婚后双方可以协议放弃探望权

离婚之后,通常情况下双方是不能通过协议来放弃探望权的。

这探望权,那可是法律专门赋予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那一方的权利,主要就是为了能保障子女的利益,让他们可以和父母双方都保持联系,还有情感上的交流。

哪怕双方真的协议说要放弃,可这样的协议很可能因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最后就变得无效。

法律规定探望权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不能随随便便就让父母给处置掉。

除非出现了那种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情况,就像探望方有虐待孩子,或者遗弃孩子之类的行为,不然的话,任何想要放弃或者限制探望权的约定,那都很有可能不会被法律给认可。

总而言之,离婚之后,双方可不能随随便便就通过协议把探望权给放弃,得在充分保障子女利益的这个大前提之下,好好地去处理探望的相关事宜,可不能因为一时的想法就随意去违背法律规定。

二、离婚协议放弃探望权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中约定放弃探望权的条款一般是无效的。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法定权利,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这种法定权利非经法定程序不能被剥夺或限制。虽然民事主体可以对自己的民事权利进行处分,但这种处分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公序良俗以及他人合法权益。放弃探望权的约定,损害了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权益,也违背了法律维护父母子女关系的立法本意。因此,即便在离婚协议中有这样的约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然可以依法主张探望子女的权利。

三、离婚后一方强行中止对方探望权合法吗

离婚后一方强行中止对方探望权是不合法的。探望权是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法定权利,除非出现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情形,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剥夺。

民法典》明确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也就是说,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裁定,而不能由一方私自决定强行中止。如果一方强行阻止对方探望子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障自己的探望权,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公正的裁决,以保障未直接抚养方的合法权益以及子女的健康成长。

当探讨离婚后双方可以协议放弃探望权吗这一问题时,要知道探望权不仅关乎亲情维系,更有其法律意义。即便协议放弃,实践中也可能因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而不被认可。此外,围绕离婚后的探望权还有诸多关联问题。比如若一方探望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该如何处理探望方式的调整;又或者当直接抚养方阻碍探望,另一方应怎样维护自身探望权利。倘若你在离婚后对探望权的相关问题,诸如协议的有效性、后续调整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